【門窗幕墻網】進入12月以來,國內玻璃價格持續創出近10年新高。機構認為光伏玻璃產能實際投產或低于規劃,而頭部企業將成為光伏玻璃增量市場的主要瓜分者。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4日,國內浮法玻璃均價為1962元/噸,月累計漲幅超過3%,不斷創下2010年12月以來的新高。
價格續創新高的背后是玻璃行業的高景氣度。根據卓創及重點企業公告統計,2021-2022年,我國規劃新增光伏玻璃產能460萬噸左右(目前有效產能700萬噸左右),即2022年底,我國光伏玻璃產能將達到1200萬噸左右,年化來說相較于新增需求仍有缺口。
此外,華西證券戚舒揚認為三點因素將制約新增產能擴張,使得光伏玻璃產能實際投產或低于規劃:
(1)指標:用于新建光伏玻璃產線的置換指標、排污排放指標等獲取難度較大;
(2)資源:生產所需的超白石英砂分布集中,資源壁壘高;
(3)資金:投資一條1000噸/日的光伏玻璃產線需要投資10億元左右,超出很多企業范圍。
戚舒揚認為由于頭部企業有著更好的資源稟賦、資金實力及運營效率,頭部企業將成為光伏玻璃增量市場的主要瓜分者。根據其統計的新建產能規劃,2021-2022年,絕大多數的新增產能來自于信義光能、福萊特、旗濱集團、南玻、金晶、亞瑪頓等頭部企業,進一步印證了判斷。
在光伏玻璃保持較高景氣度的背景下,其認為頭部企業的成長性和確定性將伴隨光伏產能的增長逐漸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