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深受原材料漲價影響,“防水一哥”東方雨虹在2021年年內4次提價,利潤還是受到一定影響。
從2021年財報來看,年內4次提價并不能抵消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2021年東方雨虹毛利率降至30.53%,不僅較2020年同期的37.04%減少6.5個百分點,更倒退至2012年同期水平。
實際上,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受原材料漲價影響的不僅東方雨虹一家。根據已披露的年報顯示,佛山照明、康力電梯、大亞圣象、中國聯塑、海螺型材上市企業凈利潤分別下滑21.09%、16.44%、4.86%、18.8%、543.33%。對于凈利潤下滑原因,上述企業均有表示與疫情和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及價格波動等不確定因素有關。
另外,原材料漲價不只是建材家居企業凈利潤受到擠壓,開發商、建筑施工單位也帶來一定壓力。
某房企工程管理中心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漲價對于工程裝修有一定影響,但對房地產行業整體影響不大。按照行業規則,當房企與承包商簽訂合同,如果原材料價格波動在一定范圍內,承包商可以自行消化;若材料漲幅超過10%,雙方可以分攤,也可更換品牌、材質等。”
除了受原材料漲價影響外,東北地區某建筑工程一位員工向記者補充說道,“現在全國多地受公共事件頻發影響,尤其是東北、長三角地區多地疫情防控區趨嚴,行業上下游加強管制,道路交通受阻,工人不能及時到位,材料運輸緊張,使項目施工及企業生產受限。今年新開工的施工項目并不多,施工進度也較為緩慢。”
開工項目減少
“目前漲價對于工程裝修有一定影響,但對房地產行業整體影響不大。按照行業規則,當房企與承包商簽訂合同,如果原材料價格波動在一定范圍內,承包商可以自行消化;若材料漲幅超過10%,雙方可以分攤,也可更換品牌、材質等。”某房企工程管理中心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對于原材料大幅度上漲的基礎,房價是否會上漲,業內一位不愿具名人士表示,“目前房價早就是成本價的N倍,原材料上漲只是讓房地產商利潤下降,幾乎不會影響到房價,金融政策、土地供應、人口增量才是影響房價漲跌的關鍵因素。”
相比房企承包商的自行消化,原材料漲價、疫情防控常態化則給建筑施工領域帶來一定壓力。
建筑裝飾企業材供中心總經理則表示,“原材料上漲對于前期預算不足的項目會額外增加漲價成本,會給整個上下游造成成本與法務糾紛,影響工期交付和品質上把控。”同時他補充道,“受原材料漲價影響裝修成本也出現一定程度上漲,基礎性材料上漲5%-15%,量少稀缺材料上漲20%,大宗材料10%,尤其運費成本直線上升,包括效率也受到影響。”
東北地區某建筑工程一位員工對記者表示。“現在全國多地受公共事件頻發影響,尤其是東北、長三角地區多地疫情防控區趨嚴,行業上下游加強管制,道路交通受阻,工人不能及時到位,材料運輸緊張,都使項目施工及企業生產受限。今年新開工的施工項目并不多,施工進度也較為緩慢。”
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4499億元,同比增長3.7%,低于2021年全年累計增速4.4%;全國土地購置面積僅為838萬平方米,同比大幅下滑42.32%,創下歷史**點。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1496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15%,降幅持續擴大;竣工面積為12200萬平方米,同比降幅近1成,且為去年以來**出現同比降幅的情況。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記者表示,近來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尤其是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供應緊張與價格大幅上漲,經過產業鏈的傳導必然會反應到建筑材料、施工成本、管理費用上,從而推動房地產全行業成本上升,只不過由于大宗原材料上漲對房地產行業各項成本影響因子不同而已。在目前行業信心尚待恢復、樓市趨向回暖情況下,行業成本上升顯得會更加敏感,勢必會影響和對沖各項放松與鼓勵措施的正向效應,從而迫使促進樓市回暖的政策力度和范圍不得不進一步繼續加大和放寬,否則就會影響各項政策的預期效果,遲滯樓市回暖與行業信心的恢復。
對于今年下半年建筑材料行業價格走勢,有專家表示,總體來講,建筑行業原材料價格仍將穩中有升,其預計行業漲價平均幅度大概在3%至8%,這也符合市場上建筑行業景氣度回升,整體穩步增長的規律。
利潤承壓
受原材料漲價影響,下游建材企業“增收不增利”成常態。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5日,建筑建材家居上市企業已有25家公司發布了2021年年報。按凈利潤情況來看,凈利潤出現下滑的企業有12家,其中索菲亞、江河集團、海螺型材、集泰股份4家公司凈利潤同比減少超50%,海螺型材凈利潤同比減少543.33%位居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企業凈利潤下滑、經營現金流下降,營業成本上升,毛利率下滑主要原因,與大宗材料價格上漲有關,成本增加影響了凈利潤增長,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面對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東方雨虹年內先后4次上調價格,但4次提價并未抵消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2021年東方雨虹成本上漲62.16%,毛利率降至30.53%,不僅較2020年同期的37.04%減少6.5個百分點,更倒退至2012年同期水平。
除了東方雨虹,大亞圣象、中國聯塑、金牌廚柜、偉星新材也深受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后遺癥”。
2021年大亞圣象凈利潤5.95億元,同比下降4.8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5.96億元,同比減少32.71%。對于凈利潤下滑,大亞圣象在營業成本中特別提到了大宗原材料漲價影響。數據顯示,大亞圣象的原材料費用從2020年的37.32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48.87億元,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原材料占營業成本比重同比增加30.96%。
中國聯塑2021年凈利潤30.44億元,同比下降18.8%。對于報告期內凈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中國聯塑也在年報中表示,與原材料及能源等價格大幅波動導致產品綜合成本上升等因素造成。此外,由于下半年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及價格波動,加上部分基建工程項目推進放緩,中國聯塑的塑料管道及管件產品銷情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即便凈利潤并未下降,原材料上漲也成為不少建材家居企業解釋凈利潤未能與營業收入保持同步增速、主營產品毛利率下滑的共同原因。
金牌廚柜2021年的凈利潤增長幅度約為營業收入增幅的一半。年報顯示,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4.48億元,同比增長30.61%,凈利潤為3.38億元,同比增長15.49%。金牌廚柜表示,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進而成本增加,利潤率下降。
偉星新材則因報告期內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因市場競爭激烈產品銷售提價未能同步原材料漲幅,導致2021年主營產品PVC管材管件毛利率本期數較上年同期數下降11.20個百分點。
柏文喜接受采訪時表示,大宗商品漲價的因素比較復雜。目前仍受到嚴重影響的木材、石化、金屬等產品,短期內這一趨勢不會出現變化,并且國內疫情的反復也進一步影響了生產和物流情況。面對原材料漲價的這場“持久戰”,目前來看,家居建材企業的應對措施包括拓寬采購渠道,加大研發推出新產品,以及豐富營銷渠道等等。
隨行就市
一位從事地板銷售的人員告訴記者,“從去年漲價以來,地板成品價格漲幅增加20%左右,不漲價成本受不住。”
實際上,調價成了今年大多數建材商應對之策。據不完全統計,水泥、玻璃、陶瓷、家居、防水、涂料、水管、電線、石膏板、五金等領域企業均官宣過部分產品調價。
原材料漲價和物流成本大幅上漲成為建材行業漲價的主要導火索。
一家位于蘇州的建筑裝飾百強企業副總裁對記者表示,“為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公司采取上調了相關產品價格的策略,截至目前,根據產品情況不同上調價格漲幅在20%-30%,**上漲40%。除了采取上調相關產品價格之外,公司還進行屬地化深耕,同時與優質供應商進行戰略聯盟,采取‘以量換價’方式。
“由于環保管控力度加大,疫情原因各原材料供應不足等諸多因素影響,價格持續上漲,生產經營難度增大,生產成本上升。尤其是3月新一輪疫情全國多點暴發,形勢嚴峻,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原材料運輸,針對于封城地區,交通受限影響較為明顯;中高風險區同樣面臨著交通受阻壓力,從而帶動出貨不暢。”上述建筑裝飾百強企業副總裁向記者補充說道。
對于裝修企業原材料漲價對房企開發商影響情況,上述建筑裝飾百強企業副總裁向記者表示,“目前和房企合作,房企基本不采用市場價合同,大多采用“包死價”合同,又稱固定合同,比如要求項目體量1億元做完,不管原材料上漲多少,就支付1億元”。同時,他認為,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縮短周期也是非常重要。
此外,為降低原材料價格上漲產生的沖擊,上述建筑裝飾企業材供中心總經理表示,“控制材料損耗,降低人員數量,利用新型工具,新的優化方案來控制材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劣勢。”
事實上,去年5月那波鋼材大幅上漲潮之后,很多施工企業采取“包工不包料”形式以及在保障質量情況下縮短項目周期。同時對建筑材料漲價風險建設單位投資方進行多次預算。無論是房企還是施工單位,對于原材料上漲增加的成本,均持有自我消化態度。
此外,為應對大型建筑施工周期較長帶來的材料成本的波動影響,杭蕭鋼構董秘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表示,杭蕭鋼構在項目合同上簽訂的大多為開口合同,在材料價格上漲3%~5%的幅度下,均會積極協調甲方進行合同價款的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