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安貞醫院通州院區項目污水處理站、急救站、液氧站等附屬結構以及屋面工程、二次結構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奮力向10月底外幕墻封閉封圍發起沖刺。今年年底,該項目將實現室內裝飾基層和機電主干線安裝全部完成,所有機電設備全部就位。
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建設項目是北京市最大規模的在建綜合醫院,工程占地462畝,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鋼結構總用鋼量約3.4萬噸。醫院將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創新型醫院,建成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際心血管疾病培訓與交流中心等示范基地。記者從項目部了解到,竣工驗收前,項目將提交真實準確的全過程BIM模型、BIM應用資料和設備信息等,確保院方運維中能夠應用該模型,實現智慧醫院、智慧運維。
據介紹,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建設項目工程體量大,工期緊,工序繁雜。尤其是在機電施工中,多達60類的各種機電系統,350多個設備機房,機電工程功能先進、專業繁多,機電管道排布錯綜復雜,醫院物流傳輸系統使用要求特別高。
記者了解到,施工單位全面采用了基于BIM技術的虛擬建造和實體的樣板先行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施工的效率。BIM技術采用三維交底、動畫交底,結合BIM+智慧工地數據決策系統實現BIM虛擬建造與現場作業數字化虛實結合的精細化管理。圖紙會審階段,應用模型直觀展示圖紙問題,提高問題溝通效率,共計解決圖紙問題多達2000項,為推動施工進度提供了條件。BIM改變了過去實際施工過程中“蒙眼干”,遇到管線互相干擾、影響后,再重新調整的問題。
焊工付安紅介紹,通過BIM虛擬建造技術,施工前,他們可以進行工序模擬,避免管線“打架”,及時調整不合理的鋪設設計,保證施工順利。
扎實有效的安全措施,為施工進度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強的安全保障。據了解,吊籃作業、外用電梯等是目前工程施工的主要風險源,為進一步加大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力度,項目與各分包單位簽訂安全責任狀,同時建立了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強化了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和隱患排查力度,實行安全生產“零容忍”和一票否決制度。
項目充分利用數字化、智慧化建造技術,并且大規模采用集成裝配式施工工藝快速推進施工生產。根據工程進展及已敲定的施工計劃,嚴格落實“方案先行”“樣板先行”等有效手段,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循施工規范、圖紙、工藝要求;嚴格執行“三檢制”,上道工序未經檢查,下道工序堅決不許施工;重點部位、隱蔽工程等施工過程中加強現場監督檢查力度,質檢人員全過程旁站,確保施工質量受控;各種原始施工資料填寫及時、認真、完整。所有進場原材料嚴格進行了抽檢試驗,確保原材料質量合格。通過完整的質量控制體系,有效地控制質量,保證了本項目無質量事故發生。截至目前,項目共編制主要施工方案70余份,建立完善各項質量管理制度2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