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幕墻是建筑的外衣,建筑外觀的完美呈現離不開幕墻設計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裝飾公司裝飾與環境設計院幕墻總工程師張昌奇就是這樣一位“建筑裁縫”。自2007年大學畢業起,他已專注建筑幕墻設計工作16年。
多年來,他始終踐行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主持完成建筑幕墻設計項目百余項,其中包括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等一批具有超高難度的幕墻項目設計工作。他曾參編國家級行業規范2項,獲得專利授權22項。
攻堅克難精心設計引領品質項目落地
2016年,張昌奇帶領團隊進行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幕墻項目設計工作。該項目為多層重載展館,因主立面幕墻有多個弧形線條,存在延伸舒展難度大、跨度大、通透性高等各種難點。
對此,張昌奇通過研究出的BIM模型引導設計的概念,經過前期分析,將整個幕墻進行分解分系統設計降低復雜性。其間,他創造性采用橫向鋼梁加豎向拉桿系統設計體系,解決了大跨度體系受力同時兼備通透性的難題。
在他的努力下,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幕墻項目得以高品質落地實現,該項目也獲得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張昌奇因此被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評為全國優秀幕墻設計師。
勇擔重任裝配式創新創造“濟南速度”
裝配式幕墻因其工廠化特性,是幕墻設計行業的尖端技術和未來發展方向。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項目是全市重點項目之一。這個體量龐大的項目,留給幕墻的工期只有1個月。
針對幕墻體量大、工期緊的特點,張昌奇創新幕墻設計,采用裝配式系統,將傳統幕墻施工現場作業前置到工廠裝配加工,現場進行幕墻板塊安裝,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極大節省了工期,實現20天完成10萬平方米幕墻施工的極限目標。
張昌奇還帶領團隊配套研發槽型連接加多維調節系統,解決主鋼結構偏差大難題。通過減少現場焊接量節約工期,助力創造工程建設史上的“濟南速度”。
綠色發展低碳節能設計降低建筑能耗
“雙碳”戰略在“十四五”期間迎來關鍵時期,而幕墻的綠色低碳是未來發展方向。張昌奇帶領團隊開發了建筑幕墻碳排放分析軟件并申報軟件著作。研究成果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在后續的建筑低碳發展領域應用前景廣泛。
建筑行業的節能減排發展是政策導向,幕墻又在建筑能耗上起著關鍵作用。張昌奇多年研究幕墻節能研發超低能耗門窗系統,實現門窗幕墻的極限節能效果,獲得德國能源署被動房研究所專業認證并申報國內專利。該系統在省委黨校實訓樓等多個項目上落地應用,實現建筑的節能成效。
創新創效推動數字化引領幕墻設計發展
建筑幕墻是發展多年的傳統行業,科技創新是行業發展大趨勢。多年來,張昌奇一直致力于通過科技創新和BIM數字化應用推動幕墻行業轉型升級。
阜陽大劇院是異形單元體項目,4000多個單元板塊各不相同,且與主體鋼結構穿插連接形式各樣。他帶領團隊通過BIM三維對整體造型和設計系統進行分析,尋找規律,并基于單元系統規律進行研發和參數化編程,實現了4000個單元板塊一體建模放樣、碰撞檢測和加工信息導出,將原來10個月完成的前期幕墻設計材料計劃工作縮短為2個月,工作效率提升3倍。同時,BIM模型結合工廠化加工提升了加工精度和準確率。
張昌奇和團隊基于阜陽大劇院的設計經驗,推廣應用解決了山東省會文化藝術中心三館二期、洛陽奧體中心等一批大型高難度異形幕墻項目的設計和加工難題,取得顯著項目效益。BIM參數化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得到業內認可。他帶領的團隊先后獲得中國建筑裝飾協會BIM大賽、龍圖杯、型建香港等國內外BIM應用大獎2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