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今年以來,玻璃產業在地產持續走弱和疫情頻繁擾動下,經營環境愈發惡劣,中下游企業的壓力持續增加。玻璃產業在終端需求急劇下滑后開始逐漸體現出產能過剩帶來庫存去化困難等相應問題。
從趨勢來看,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下,后續地產端也很難回到過去幾年大幅上漲的趨勢,現有政策主要是從“保交付”的方向去支持地產企業化解風險,但難以使整個地產鏈再度恢復至普漲的階段中。故而對玻璃企業來說,中短期尚有大量未竣工樓盤存在剛需,資金到位后需求可快速釋放,但在竣工需求集中釋放之后,長期壓力或將逐步體現出來。
因此,未來玻璃產業在大環境發生改變后或改變以往的盈利模式,落后產能將逐漸淘汰并從單一追求“量”向追求“質”進行轉變,通過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來擴大自身的盈利水平。
供應端頂部已現
部分產能或將逐步退出
從利潤角度來看,三四季度玻璃產業利潤快速回撤,部分企業已出現較嚴重虧損且目前生產企業庫存仍舊偏高,短期內投產積極性降至最低。另一方面,據卓創資訊統計,目前浮法玻璃8年以上生產線近70條,合計日熔量49680噸/天,10年以上生產線15條,合計日熔量20750噸/天。目前在產產能164190噸/天,其中8年以上生產線占比30.25%,10年以上生產線占比12.6%。
從數據上來看,目前大量生產線存在冷修需求且利潤水平極低,但在“保交付”政策對地產行業的支持下,玻璃企業仍對未來竣工需求抱有一定期待且資金端尚可支撐,故近期生產線冷修速度依舊較緩。隨著時間的推移,若市場壓力仍未能有效緩解,則到期生產線或逐步進行冷修。
地產政策解讀及玻璃需求預期
近期地產政策連發“三支箭”,第一支箭即信貸投放,第二支箭即債券融資,第三支箭即股權融資。三箭齊發,充分說明“救市先救企”,其為房企后續融資等創造了非常好的空間和機會。但是在近期的關鍵發言中,“合理”和“適度”等形容詞較多,這也體現了部分矛盾心理:既要向房地產企業發放貸款,又要防范風險。因此地產端的風險因素仍是大型金融機構的主要擔憂,故而信貸也就集中在房企中的央企和頭部民企,對部分有優勢的地產項目也會有偏好。
筆者認為,本輪政策最終的指向并不是無差別覆蓋,而是有選擇地進行資金投放。目前我國房企中民企占據約70%的市場份額,風險也多聚集于此,但短時資金的偏好導致地產企業的“燃眉之急”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地產銷售端仍是多數地產企業回款的主要來源。
從數據上看,近期地產銷售數據并無明顯起色,仍維持在歷史同期偏低位置。換而言之,玻璃消費端雖有大量尚未釋放的竣工需求,但因房企資金仍無法快速釋放出來,故而短時玻璃企業來源于消費端的壓力或依舊較強。
從當前情況來看,玻璃生產企業庫存仍維持在歷史高位且趕工期已接近尾聲,在終端需求尚不能帶來可持續的庫存去化之前,市場信心大概率將維持偏謹慎的狀態。
另一方面,生產企業受制于成本抬升難以大幅下調售價,而下游企業在新增訂單不足的情況下也缺乏大量采購備貨的動力,故而年后的現貨市場仍面臨較大的庫存壓力,部分到期生產線冷修進度或有加速。
展望2023年,在成本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玻璃下方邊際會受到較強支撐,且在房企資金端改善后竣工需求對玻璃價格亦有提振作用。從長期來看,玻璃企業的壓力將在部分生產線主動退出后得到有效緩解,但長期的盈利空間更在于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品結構的升級。
(作者單位:山東齊盛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