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崇安重義,敢為人先。”1月8日上午,江西南昌安義縣召開“安義精神”新聞發布會,官宣推出安義縣自己的城市精神表述語,為安義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澎湃強勁動能。
“安義精神”新聞發布會現場,圖/澎湃新聞記者宋江云新聞發布會上,安義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峻介紹,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推出“安義精神”恰逢其時。提煉“安義精神”,對于提升安義縣知名度、美譽度,凝聚市民的向心力和歸屬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楊峻進一步介紹道,“安義精神”是安義縣意志品格與文化特色的精確提煉,是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催人奮進、推動全縣跨越發展的精神動力,既是對過去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展望,既體現安義厚重的歷史文化,也彰顯安義人民開拓奮進的精神價值,更是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創新實干、拼搏奮進的生動寫照。
楊峻還透露,下一步,安義縣將把“安義精神”的宣傳弘揚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將其融入到安義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和全過程,激發全縣爭先進位熱情,為推進全縣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智力支撐和思想保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安義凝聚磅礴力量。
“安義精神”是安義縣在廣泛征求老干部老同志、文化界人士、“兩代表一委員”、家官鄉賢等的基礎上,團結和調動各方面的智慧力量,齊心協力、分析提煉、反復研商最后確定的。
安義縣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吳翠紅介紹,自2022年安義縣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提出相關討論以來,什么是“安義精神”迅速成為全縣上下普遍關心和熱議的話題。該縣不僅抽調業務精干人員,外加邀請對安義歷史文化有研究、在文學創作上有造詣的代表性人士,組成研究評審團隊深入細致梳理篩選征集得來的意見建議,提煉出了13條“安義精神”建議表述語。同時對13條“安義精神”建議表述語采取了公開征求意見、個別溝通征詢、反復探討論證等多種方式,努力尋找與安義形象高度契合的“安義精神”表述語。最終以“崇安重義,敢為人先”獲得最大多數認同,是各界對“安義精神”表述語的最大公約數。
安義縣政協黨組成員胡曉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道,“崇安重義,敢為人先”的表述語簡明流暢、通俗易懂,體現了辨識度與契合度的協調統一。辨識度體現在“崇安重義”將地名“安義”兩字嵌在其中,契合度體現在“敢為人先”將安義過去、現在、未來有機貫通,與“地安人義”城市形象相協調。
胡曉春還進一步介紹道,“重義”,這是歷史文化長河演繹中流淌在安義人民血脈里的基因。“敢為人先”,這是安義人民自強不息、勇闖天下的特性。安義人素有“一個包袱一把傘,走遍天下當老板”敢闖敢拼的精神傳承,靠著一股敢闖敢拼的鉆勁加上吃苦耐勞的韌性,成為江右商幫的重要支脈,成就了安義千年古村的歷史繁華。
“改革開放以來,一批批安義人不為現狀所拘,因時乘勢,開拓創新,先學北京烤鴨,繼之做紡織配件,而后做家具板材,再做鋼筋建材,然后發展鋁型材,到現在民用型材向高端智慧門窗和工業型材轉型,都是安義人敢想敢干、無中生有、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現實寫照。”胡曉春如是介紹稱,“敢為人先”標示著進入新時代邁上新征程的安義人將傳承弘揚敢字當頭、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的優秀品格,以積極主動、一往無前、奮勇拼搏的姿態搶抓新機遇,競逐新賽道,勇闖新天地,實現新跨越。
安義縣官方提供的縣情簡介顯示,該縣地處贛西北,屬南昌市城郊縣,總面積66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0.7萬,常住人口25.2萬。2021年,安義縣全縣GDP總量123.7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23.7億元,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4.1億元。
安義于公元622年建縣,是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命名的“千年古縣”,贛商文化濃郁,是江右商幫的發源地之一。全縣30萬人中有近18萬人在外從事鋁型材及相關配套產業,產能穩居全國第二、華東第一,被確定為“中國鋁材之鄉”“中國門窗之鄉”“中國智能門窗合作示范基地”。
安義距離省市行政服務中心、南昌西站、昌北機場僅30分鐘車程,正在建設的南昌西二環高速,加速了安義與大南昌都市圈的深度融合。縣境由梅嶺、三爪侖和圣水堂三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環抱,森林覆蓋率達68%,100多個自然生態保護小區分布其間,美麗的潦河穿境而過,是個“安心、洗肺、養眼”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