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層,單跨或多跨,雙坡、單坡或多坡,常用屋面坡度小于10°屋面應為壓型鋼板(夾心板很少用),外墻除壓型板外也可用砌體跨度宜為9~36m(不是限定),國內最大72m;
高度一般不超過12m,不應大于18m;柱距應與跨度匹配,常用6、7.5、9m常用截面尺寸:單跨:加腋端高L/30左右,高寬比6.5以內,加腋長度(0.15~0.25)L;跨中高(1/50~1/60)L;工形截面高寬比2~5;多跨:中柱加腋端L/25左右,加腋長度(1/45~1/55)L;
單元運輸長度≤12m.溫度區間:縱向不大于300m,橫向不大于150m橫向為門式剛架(含搖擺柱),縱向設柱間支撐腹板寬厚比允許不超過250,常用150左右剛架為變截面構件,單元間采用高強度螺栓端板連接次結構包括檁條、墻梁、面板、墻架等
2.適用范圍
吊車起重量不大于20t的輕中級(A1~A5)橋式吊車或3t懸掛式起重機(有需要并采取可靠技術措施時允許不大于5t)。
不適用于有強烈侵蝕性介質的環境。
多層房屋的頂層采用了門式剛架及其屋時者,該部分的設計可參照本規程,但應作整體分析,并作抗震計算。
關于排架的應用。
與砼柱宜采用鉸接;
結構應作整體分析;
柱頂位移和橫梁撓度應按GB50017
3.調整結構重要性系數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時,重要性系數取1.0;
為25年時,重要性系數取不小于0.95,但宜慎用。
3.結構抗震驗算規定
1)因自重輕,低矮型,國外報導這種房屋抗震性能相當好。GB50011規定,單層鋼結構廠房的規定,"不適用于單層輕型鋼結構廠房"。
地震對單層鋼結構廠房有時控制有時不控制,試設計表明,跨高比大于3.5時一般不控制。地震不控制時寬厚比可按《門規》,地震控制時翼緣和柱長細比應適當減小,斜梁檐口部位和柱的翼緣寬厚比應特別注意,本規程對不同烈度時的要求未作具體規定。
試設計表明,無吊車時橫向和縱向框架7度可不作抗震驗算,但有吊車時,和無吊車8度時,一律應作抗震驗算。
橫向剛架和縱向框架應分別進行抗震計算
抗震計算宜采用底部剪力法;反應譜計算時阻尼比取0.05;
大跨度結構應按規定考慮豎向地震作用。
當有局部多于一層并與門式剛架相連接的附屬房屋時,應按有關規范進行抗震驗算(重型樓蓋尤其應重視);
當設計由抗震控制時,應采取相應的抗震構造措施。構件之間應盡量采用螺栓連接;斜梁下翼緣與剛架柱連接處的腋部宜加強,承載力宜留有余地;該處附近翼緣受壓區的寬厚比應適當減小;柱間支撐的連接是關鍵部位,角鋼連接要考慮單面連接和凈截面對承載力影響,按高于支撐屈服承載力設計;柱腳錨栓充分考慮抗剪和抗拔要求等。
4.調整鋼材設計指標
承重結構原則上應采用Q235B級或Q345B級以上鋼材制作。
受靜荷載的次要構件,允許用Q345A.(Q235A和Q345A都不做沖擊韌性試驗,B級規定做常溫(20℃)沖擊,C級規定做0℃沖擊,D級規定做-20℃沖擊)
Q345鋼材16mm以下的,由315N/mm2改為310N/mm2.
高強度螺栓連接應為摩擦型,承壓型很少用。
5.屋面活荷載標準值由0.3kN/m2提高到0.5kN/m2,荷載面積>60m2的構件取0.3kN/m2.兩級荷載的必要性。
6.補充檁條風荷載體型系數規定
低矮型和非低矮型房屋風荷載的劃分和適用條件
低矮型房屋風荷載的特點
3)兩套荷載不能混用
《門規》采用MBMA規定得到荷載規范組支持
對檁條受風面積小于10m2風荷載的體型系數作了補充。
例如,角部檁條受風面積A>10m2時為-1.4,A<1m2時為-2.9.墻面風載對受風面積不敏感。
風荷載改用50年一遇,基本風壓調整系數由1.1改為1.05.
風荷載附錄簡介,封閉式房屋,部分封閉式房屋,敞開式房屋
7.調整結構剛度指標
剛架柱頂位移限值,無吊車且采用輕型鋼墻板時由1/50改為1/60,有橋式吊車且有駕駛室時由1/240改為1/400,有橋式吊車由地面操作時仍取1/180.
斜梁豎向撓度表3.4.2-2注1有誤,應采用GB50018如下規定:"對單跨山形門式剛架,L系一側斜梁的坡面長度",而不是構件跨度。此外,由于柱頂位移和構件撓度產生的屋面坡度改變值,不應大于坡度設計值的1/3.3)跨度大于30m的斜梁宜起拱。
表3.4.2-2應為剛架柱頂位移(計算值)的限值。
8.支撐布置要求
支撐僅能用于無吊車廠房,直徑應由計算確定,考慮凈截面要求,不得小于10mm.圓鋼支撐與構件腹板的連接處,t≤5mm時應腹板補強。宜采用專用楔形連接件,宜設置花蘭螺絲。
有5t及以上吊車時,柱間支撐應采用型鋼支撐。
有15t以上吊車時,應設置屋蓋縱向支撐和增加吊車梁的側向剛度。
無吊車時柱間支撐間距不大于30~45米,應與屋蓋橫向支撐位于同一開間。
建筑物寬度大于60米時,在內柱宜適當設置柱間支撐。(在外柱支撐相應位置設置)。內柱不能設置交叉支撐時,可改用角撐或縱向剛架。
有吊車時,下柱支撐設在溫度區間中部或三分點處,端部不設。
保證房屋縱向剛度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