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作為制鎖行業中的新興品類,智能鎖在享受著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價格戰、無序競爭等市場亂象,不僅給消費者造成困擾,也給行業下一步的提升發展造成負面影響。而如今,伴隨著行業兩大活動的推進,這一亂象即將得到解決,行業有望進入規范有序發展時代。4月11日,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立項,全國五金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開展的《電子智能鎖》行業標準制定工作正式啟動;緊接著4月12日,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制鎖分會帶領眾多行業龍頭企業共同啟動換屆籌備工作。兩大活動從標準、組織機構共同入手,雙管齊下,為樹立行業門檻,厘清行業歸屬,規范行業發展奠定基礎。
亂象阻礙行業發展
鎖具是五金行業中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又現代的產品。說其傳統,是因為鎖具行業歷史悠久,自其誕生距今已歷經數千年。改革開放之后,鎖具產品逐步形成產業化,品種日益豐富,功能不斷強大,持續滿足著消費者的生活安全需求。鎖具的現代則來自近年的高速發展——伴隨著IT技術、互聯網、大數據的騰飛,傳統鎖具與智能技術展開了深度結合,并隨之誕生出智能鎖這一新興品種,迅速發展起來。
新興品類具備兩大特點,一是市場廣闊,成長性強;二是誕生時間短,生長較為野蠻,容易造成市場亂象。智能鎖產品自出現以來,由于創新性強,智能化程度高,體量迅速增大,同時培育出一批具備較高生產制造水平的企業和一定市場影響力的品牌。但市場亂象也在發生,由于產業歸屬不清晰,缺乏權威的標準規范,企業也魚龍混雜,導致智能鎖行業仍然存在無序競爭,惡意價格戰的狀況,不僅使規范經營,有意愿高質量長久發展的企業苦不堪言,而且會讓消費者對產品本身產生疑惑,為行業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行業企業普遍反映,這種行業亂象已嚴重阻礙了行業的發展,同時也存在誤導消費市場的現象,亟待解決。
權威標準啟動劃清行業歸屬
為了規范智能鎖行業發展,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電子智能鎖》行業標準的立項,項目委托全國五金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開展,計劃于2024年完成。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理事長張東立認為,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立項,委托全國五金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展,標志著在國家級層面進一步明確了包括智能鎖在內的鎖具產品屬于制造業,同時按照制造業分工,將其劃分為五金制品行業的事實。多年來,智能鎖行業中進入的機構、單位多,成分復雜,給企業的發展和認知造成了極大困擾,而此次標準的批準立項到啟動則將智能鎖乃至鎖具產品隸屬關系進一步厘清,有利于理順行業,規范有序發展。
行業標準《電子智能鎖》項目獲批準后,全國五金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立即著手推進該項標準制定的工作計劃,開始標準的前期準備工作,查詢了國內外相關資料進行了認真分析,并對我國電子智能鎖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市場存在問題進行了調研,充分了解行業當前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發展需求,牽頭成立了行業標準起草工作組,并于4月11日在煙臺召開了第一次工作會議。在會上,起草組專家本著對行業、對標準高度負責的精神,從行業實際發展需求出發,逐章節對《電子智能鎖》標準內容進行了深入全面討論,并對草稿提出了修改意見。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專職副理事長、全國五金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柳潤峰表示,《電子智能鎖》行業標準的制定要科學、嚴謹,既要保證產品的安全性,也要確保指標的先進性、前瞻性,要在體現行業現有的發展水平的基礎上,保障和引領智能鎖產品的高質量發展。參編的企業和專家們將站在行業的高度上,求同存異地對這個標準進行認真細致的討論論證,保質按時完成制定工作。
強化機構建設發揮規范引領作用
組織架構建設也是規范行業秩序,建立良好行業生態的利器。鎖具行業近年來發展變化較大,特別是智能鎖產品從誕生到迭代升級,催生了一批新的企業、新的技術、新的模式,他們和傳統企業共同推動著行業的發展壯大。而新的形勢使原來的機構設置已不能完全滿足當下的行業需求,啟動換屆工作迫在眉睫。4月12日,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制鎖分會換屆第一次籌備會在煙臺召開,會上就制鎖分會換屆的各項事宜展開了熱烈透徹的討論。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專職副理事長呂基英介紹了分會的歷史沿革以及下一步將開展的各項工作。她提出,換屆工作的啟動有利于把業內優秀企業選入理事會,使分會凝聚力更強,影響力更大,從而更好地規范行業,做好服務工作。希望通過分會換屆工作的逐項開展,讓業內龍頭企業承擔起行業責任,做好各項籌備工作,為引導行業積極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換屆工作得到了行業重點骨干企業的積極響應,二十余家重點骨干企業家及代表紛紛踴躍發言,為分會的下一步建設工作提出建議,同時對未來分會的發展和各項工作的推進表現出了極大的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