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用同一樹種
規定:行業標準中對于""、""、""三個概念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其中實木門的解釋為 "門扇、門框全部由相同樹種或性質相近的實木或者集成材制作的木質門。"
疑問:在不少消費者的概念中,實木門應該就是同種大塊木材的門,而概念中"性質相近的實木"的規定是否意味著不同的木種也可稱作實木門?"相同樹種"是不是意味著"采用不同拼接方式的同樹種"也能稱作實木門?此外,市場上有些銷售員表示,門套和門線與門板的材質可能不一,這樣符合規范嗎?
解答:從實木門的概念來看,目前并沒有嚴格要求實木門必須是同一個樹種,只是要求材質相近即可,比如密度相近。如果材質差別太大,尤其是干縮濕脹性差別太大,容易起翹、鼓包、開裂,木門質量難以保證。而且從市場上的產品來說,實木門也可能是采用集成材(即膠合木,系將纖維方向基本平行的板材、小方材等在長度、寬度和厚度方向上集成膠合而成的材料)。
實木門門板可以不是同一樹種,門套也可以不是同一樹種。按照這次的行業標準規定,門框即門套 "固定在墻體門洞口,支承活動門扇和安裝固定門扇的框形木構件,由邊框、上框和裝飾板組成。"因此,門框與門扇都屬于實木門的規定范圍之列,但是即便是采用的不同樹種,性質也必須相近。
木門質量可眼觀
規定:標準中對木質門的質量要求如加工精度、外觀質量、理化性能和環保性能(甲醛釋放量)等都有了明確的界定。其中,實木門和實木復合門的門框、門扇從裝飾性、裂縫、針孔等方面有了詳細的量化標準,如不允許鼓泡、分層和腐朽。裂縫不大于0.3mm,且須修補。
疑問:對于普通的消費者來講,怎么按照標準來辨別實木門和實木復合門的質量呢?
解答:標準規定,產品的外觀質量、尺寸及其偏差和理化性能檢驗結果均符合要求時,判定該批產品合格,有一項不合格則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而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可以先查看其外觀質量。
實木門和實木復合門的表面為木材或裝飾單板,實木門是在木材上面直接刷油漆或者不刷油漆,而實木復合門是在裝飾單板上進行油漆。按照這兩類門的制造工藝,它們的外觀質量缺陷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為木材或薄木(實木復合門面層)本身的缺陷,一部分為油漆的缺陷。
木質門在生產過程中由于選料和工藝上的疏忽,成品中會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裂紋:裂紋分縱裂和環裂兩種。縱裂走向穿透木材紋理,且會逐漸延伸;環裂多產生于木材紋理之間,一般不會延伸。蟲眼:即蟲蛀后留下的扎眼。木材經人工干燥后,蛀蟲都已死亡,蟲蛀不會再有發展,但蟲眼的存在會影響美觀。紋理:好木材的紋理是有規則的紋理,如紋理是雜亂無章的或是倒絲流的木質門等級較低。色差:作為天然產品,輕微的色差是難以避免的,但嚴重色差或發黑變色則是不允許存在的。髓心和邊材:即樹心材料和近樹皮的材料,這兩部分的材質、紋理都較差。腐朽:木材組織壞死、霉變、變色,因而質地疏松,強度降低。
實木復合門表面貼有裝飾單板,一般用于實木復合門的單板名義厚度為0.6mm。單板貼面木質門主要缺陷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透膠:指單板熱壓膠合后,膠粘劑從單板的孔隙中滲漏出其外表面從而形成膠斑,它的不良影響主要是使工件表面在油漆后可能產生斑點。鼓泡:鼓泡是單板在膠合后出現鼓脹和氣泡,它的修補過程較麻煩,大大影響了生產效率。開裂:指單板在粘貼后,表面產生大于0.3mm以上的縫隙,其常出現在單板變形較大或拼接處,這也是單板粘貼工藝中最常出現的一種缺陷。缺膠:指熱壓后,基材和單板之間出現的局部缺少膠粘劑或膠層不連續的現象,主要是由于涂膠不均勻或膠粘劑黏度較低等原因引起的。
木種標示應明確
規定:標準規定"應在產品適當的部位或包裝標簽上標記制造廠名稱、廠址、電話、產品名稱、實木門木材樹種、實木復合門的單板樹種、型號、商標、生產日期即產品類別、執行標準、規格及數量等"。
疑問:這是否意味著實木門采用的不同樹種必須標明?倘若同一實木門中,各個部位采用了不同的實木,銷售員在銷售時,是否應該明確告知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