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大王"吉林森工旗下的霍爾茨木門,取的是個地地道道的德國名字,用的是清一色的德國設備,生產的又是率先從德國引進的"T型門",趙崇聯覺得自己總有那么一點優越感。
然而,在這個仿佛剛剛從沉睡中蘇醒過來的行業里,領先和落后或許就差那么一點點,無論你今天做得多好,都不能代表明天的輝煌。正在走向百姓家,成為大眾居室消費品,但決出誰是冠軍,還有相當遠的路程要走,趙崇聯正在帶著他的霍爾茨與同行們賽跑。
"私密"特色領潮木門產業
無論是家具、地板還是櫥柜,只要你做的是與木材有關的營生,不知道"露水河"恐怕是個大笑話。它本是吉林的一個地名,因為用它命名了一個廣泛使用的刨花板品牌,便成了"環保板材"的代名詞。霍爾茨木門就是在"露水河"的滋潤下誕生的,它和露水河有著同一個老板 吉林森工。
正是背靠著吉林森工這個"板材大王",霍爾茨木門從2001年開始籌備之時就不同凡響:生產基地從吉林搬到北京,以便"站得高看得遠";品牌名稱"霍爾茨",取自德語"HOLZER",意為"伐木者",表明自己在木材方面的專業性;在全套德國豪邁機械的"武裝"下,霍爾茨木門一面世便將當時國內平口門的一統天下撕開一個大口子,"T型門"開始了在中國的闖關之路。
"當時有人嗤之以鼻,‘跟個冰箱蓋似的,啥玩藝兒呀?’"從籌建露水河刨花板廠時就到吉林森工做技術員的趙崇聯在霍爾茨木門項目在北京籌備兩年之后,成了這個品牌的總經理,對"T型門"被市場的追捧頗有感觸,"漸漸地人們發現了它的妙處,市場上開始跟風,那些人再也笑不出來了,因為我們已經開始引領木門行業的發展潮流了"。
趙崇聯透露,德國人用了40年時間完成了到復合木門的演變,這項成果被中國直接拿來應用,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吉林森工一切入木門行業就引進了國外流行的"T型門"。"我們有兩句宣傳語,一句是‘營造個性空間,從門開始’,另一句是‘霍爾茨,尊重你的私密空間’,這是對我們品牌的準確定位。現在人們在家里也有自己的私密性,臥室里說的話不愿讓客廳里看電視的人聽到。霍爾茨木門任選一扇都可以隔音36分貝,而一般標準達到33分貝就可以了。"趙崇聯表示,目前市場上不少品牌都在做"T型門",有的品牌名氣還打得很響,"其實他們的技術都是我們傳授的,再說,我吃木材這碗飯的,技術上誰蒙得了我?"相互切磋,一起進步,共同提高。趙崇聯在經營企業,但更愿意站在產業的高度去看待市場競爭與合作。
套裝門成趨勢
"如果說10年前你去做木門,肯定會被視為高檔奢侈品而乏人問津,那么現在,裝修時買幾套套裝門,已經成為大眾消費者的選擇了。"趙崇聯以他對木材行業的切身經歷,感觸著木門行業的發展脈搏。
趙崇聯的弦外之音是:木門品牌的崛起正在大面積地蠶食現場制作的生存空間。"誰愿意裝修隊在自己的新家里擺開架勢,折騰半個月來造門呢?單是鋸末和油漆就足以讓人望而生畏。"趙崇聯說,木門的工廠化生產徹底解決了現場制作的污染問題,而規模化生產帶來的精致化和高性價比是裝修隊無法比擬的,更何況"T型門"如果沒有進口機器的輔助,做出來要么就是"四不像",要么就是"到處漏風的貨色"。
"木門是家庭中相當重要的部件,不僅要有裝飾性,而且要經久耐用,你看看我們的木門是不是用了好幾年都沒有什么變化?這是品質決定的。"趙崇聯表示,別看很多小廠也在做木門,甚至做"T型門",實際上那是"形似而神不似","‘T型門’的技術標準很高,必須嚴格按照一定的理論、數據計算來做,這些依據目前還只能是依靠德國人來提供"。而霍爾茨能按照德國標準生產防彈、防射線等多類型的門,"這不是一般的門廠或幾個小木工弄上幾塊板子就能完成的"。
趙崇聯預測,隨著木門品牌的崛起,奢侈消費變成了大眾消費,未來10年里,現場手工制作的木門將呈現兩極分化:要么非常低檔,隨便用用就成;要么非常高檔,如手工雕刻一般。
洗牌戰打響難現冠軍
木門在家居產業里雖然從整體上增長迅速,品牌的影響力卻遠遠趕不上家具、地板等同樣"靠木材吃飯"的行業。"我們還不強大,我們仍在努力。"趙崇聯對木門行業的整體態勢如此評價。
"在北京乃至中國市場上,哪個木門品牌做得最好、最大?我想這都有個時間概念,你用多長時間達到一個較好水平?你能多長時間內保持最好?"趙崇聯用一系列的反問來進一步闡釋木門這個新興行業的發展狀況,"誰敢說我就是最好?如果你的銷量能占到市場20%的份額,那你可以說最好,但現在有這樣的企業嗎?沒有!所以現在還不是說誰最好的時候"。
現在霍爾茨每年能生產3萬套"T型門",已經是年產量最高的木門企業之一了。趙崇聯的看法是:我們還做得不夠好。中國木門行業的發展就跟30年前德國的情況相似,當時德國也是幾百家、上千家木門企業,經過市場洗禮,只有最優秀的幾家存留下來了。"洗牌肯定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就如同一場萬米長跑,現在不過跑了100米,跑在前面的不一定能拿到冠軍,關鍵是積蓄力量,增強耐力,練好內功,在最后的征程中不掉隊,才有可能最終獲勝。"
做過老師的趙崇聯很喜歡用比喻來印證自己的觀點,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比喻表達著他的品牌理想:企業的形成就像松樹的生長周期一樣,最后剩下的都是行業的精英;吉林森工是個木業大集團,背靠著這樣的集團,我們希望霍爾茨在木門行業這片森林里,不是長不大的楊樹、樺樹,更不是小草雜木,而是能夠成林成材的松樹。
奇思妙想
趙崇聯趣論從業心態與市場競爭
■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可以這樣看:就像一片森林的形成過程,它的成長周期很長,最開始的時候是草木叢生,伴隨著一些楊樹、樺樹、松樹,然后一茬一茬野草稞子腐化成肥料,供養楊樹、樺樹、松樹生長;之后楊樹、樺樹死去,變成肥料,供養松樹成長;最后整片森林就只剩下茂盛的松樹了。
■ 品牌是什么?并不是每個品牌都有確定的內涵,比如TCL、SONY,有多少人理解它的意思呢?"霍爾茨"本身并不難記憶,只要做成品牌,就不在于它是否具有直觀意義。企業的發展就像萬米賽跑而不是百米比賽,開始跑在前面的不一定是最后的冠軍。霍爾茨會一直沿著自己的路線和進度來跑,以持之以恒的態度去打好扎實的基礎,爭取最終的勝利。
■ 做企業就要有開放的心態,在你還未成熟時,別人可以給你很多意見,你也可以從別人的意見和比較中找到提高的機會。北京很多木門企業做得都很不錯,像康潔、博亮等,不要怕別人看出什么毛病,這是取長補短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