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木門行業的成熟,當今的市場 競爭非常激烈,各地的木門企業 數量都在飛速增加,搶占市場的份額。對于工程單、店面零售單,都在想辦法搶到自己的手中。
企業要轉變思路
冀東木門市場同樣也是你爭我奪,都想讓自己的產品多占領市場。冀東木門最近兩年正是快速發展的時期,木門企業的數量增加非常快,但大多數都是作坊式的小規模生產,沒有品牌意識,有了訂單就生產。在唐山、秦皇島等地,規模大些的木門企業有卡爾凱旋、匯豐、永新、春光等。
經過2008 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機對木門市場的沖擊,好多木門企業都感覺到生意非常的難做,店面的訂單數量也是非常的少,市場一天沒有幾個人。所以,很多企業都轉變思路,光靠店面的銷售是不行的,于是就想辦法找門路做工程單。
常常聽到一些企業老板說,今年接了一個工程,都忙不過來了,一些小的零售單都不敢接了,都做不出來。經銷商更是不敢再增加了。筆者在秦皇島的七彩石藝術玻璃廠走訪時,陳其飛總經理對企業的工程單和零售單做了解說:工程單與零售單應視情況而定,不能一刀切。
小規模企業對策
對于小作坊小規模生產的木門企業來說,可能由于技術和設備落后,人員短缺,以至于最后的木門產品 質量比較差,銷售模式便是先在當地的建材市場開設一個店面,大多還是靠店面的銷售為主。對外招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自己的生產能力有限。他們對工程單量力而行。先看工程多大,對于木門數量在幾十套以上的比較多的工程他們是不敢接的,可望而不可及。如果最后工程做不好,反而會把自己的招牌砸掉。所以,像這樣的企業他們不愿意做工程單。筆者認為,小規模的生產企業還是做一些零售單比較好。這樣慢慢地穩固自己在本地的市場。慢慢會使自己的產品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