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之聲再起?;◢弾r和玄武巖這兩塊原本再普通不過的石頭,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又一次引爆了廣州市民對于亞運的強烈關注。
換石疑云
1月21日,負責亞運大中修道路工程建設的數家施工單位負責人集體向媒體投訴,稱相關部門強行指定該工程道路的瀝青攤鋪骨料為玄武巖,由于來源緊缺,導致道路工程幾乎全部處于停滯狀態。
據了解,投訴中所說的強行制定,源自廣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1月5日下達的《關于進一步明確迎亞運道路工程瀝青路面上面層采用的玄武巖骨料的通知》,上面明確指定:包括迎亞運項目以及市政主干道大中修和BRT項目的瀝青路面"需全部采用玄武巖"。
而在之前大中修工程的招標文件里,多家設計院的施工方案都擬定瀝青路面上面層的骨料為玄武巖或輝綠巖,兩種骨料的標準都達到國家相關的設計標準。
"我們懷疑背后有利益交易,人人都在等著買玄武巖,價格一下子就上去了。"其中一段道路工程的施工單位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但隨后他又表示這只是猜測,因為"怕得罪人"。
據一家市場負責人介紹,就在該通知下達后不久,玄武巖的價格迅速上漲。因指定使用的玄武巖廣州沒有,大多來自湛江、海南,加上水運費,相比原本每噸160元左右的價格漲了將近一倍。相對而言,輝綠巖的價格則便宜很多。
按玄武巖與輝綠巖差價為100元/噸來算,整個大中修工程的瀝青面層共需約50萬噸石材,也就是貴了將近5000萬元。
幾乎與此同時,廣州市民對"另一塊石頭"的質疑則以更為直接、更為醒目的方式表現出來。
1月21日,在人民廣場上開展的亞運整治工程咨詢會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一位戴著墨鏡和口罩的男子,背著頗大一塊宣傳板,"救救廣州吧",向在場的市民分發自制的宣傳單,口中不停高聲喊:"亞運改造也不能這么浪費--"
隨后該男子當面向城鄉建設委主任簡文豪投訴:廣州不少道路因為亞運升級改造,把原本好好的花基和路沿石強行敲碎,更換成花崗巖,是個顯而易見的錯誤,既造成堵塞交通,嚴重危害環境,也浪費納稅人的錢。"(換花崗巖)讓人們看在眼里,不僅在流淚,而且在流血。"這名男子在宣傳單中寫道。
誰來買單?
對于民眾的意見,廣州市政府的反應可謂迅速。
關于指定瀝青攤鋪骨料為玄武巖一事,廣州市建委工程處處長蘇彥鴻回應媒體:"本來當初認為輝綠巖和玄武巖都可以,但去北京學習之后,發現連接奧運場館的干道都用玄武巖,不少高速路用的也是玄武巖。"他解釋,相比輝綠巖,玄武巖更黑,襯托得白色地面標志線特別醒目;其次,玄武巖與瀝青黏合度更好,攪拌出來的路面質量更好。經充分對比決定選擇玄武巖。
對于因指定使用玄武巖有可能多花5000萬工程款,蘇彥鴻認為,相對于整個工程20多個億的造價,超出的資金仍在概算控制范圍內。另外針對施工方質疑的骨料壟斷問題,蘇彥鴻明確表示,并沒有指定石材場地。
相比玄武巖事件,花崗巖質疑得到的反饋更為迅速。在接到"口罩男"投訴后,建委主任簡文豪當即作出解釋并表示感謝。
次日,廣州市建委工程管理處宣布,除已完工和新建的路段外,其他大中修道路維修中將不再統一使用花崗巖,遵守"不壞不換"原則,一律采取原狀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