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7月5日,泉州南安市召開全市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號召全市上下堅定不移把工業作為立市之本、強市之基、發展之要,扛起工業“大旗”,挺起發展“脊梁”,奮力推動南安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會上,南安發布了“7+5”優企惠企政策:“7”是今年以來為工業企業量身定制的七項政策;“5”是近兩年出臺的還在有效期內的五方面政策。
七項政策助推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鼓勵企業入園四條措施》。對租賃廠房的,給予入駐首年度免租金。對購買廠房的,分三個層級遞增疊加補助,最高每平方米補助200元。對貸款購買廠房的,給予50%的貼息補助。通過融資租賃引進高端設備的,按租賃合同金額的20%給予補助。對新入園規上企業,按其本級財政貢獻增量部分的80%給予獎勵。
《促進工業企業升規納統八條措施》。為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保障工業經濟發展活力,力爭2023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05家以上。對2023年新納統企業,給予每家20萬元獎勵,并對其財政留成增量部分的80%給予獎勵。同時,在能源要素保障、教育資源傾斜等方面也有一攬子措施。
《促貿易、拓市場專項行動方案》。為穩住外貿基本盤,拓展市場、增加訂單,對參加境內展會的,按展位費50%給予補助;對展會簽約訂單給予1%-2%的補助。對參加境外展會的,展位費在上級補助的基礎上疊加20%-30%。
《優化企業上市服務八條措施》。對完成股改的,給予30萬元獎勵。在交易層掛牌的,給予30萬元獎勵;在基礎層掛牌的,給予120萬元獎勵;直接在創新層掛牌的,給予200萬元獎勵。對間接上市的,給予500萬元獎勵。對異地遷入的基礎層、創新層掛牌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150萬元獎勵。對上市后備企業每年新增財政貢獻留成部分的100%給予獎勵。此外,對資本人才、員工持股平臺等均有獎勵措施。
《鏈接新能源產業獎勵措施》。為鼓勵企業鏈接新能源領域,推動新能源產業加速成勢,對與新能源企業開展協作配套,銷售額在1000萬元-5000萬元及以上的,按檔次給予10萬元-30萬元的獎勵;對鏈接新能源企業進行設備升級的,給予10%補助。
《扶持石材龍頭企業五條措施》。對購買加工設備的,按購置款10%給予補助。對認定為各級工業設計中心的給予10萬元-30萬元獎勵,對獲評各級文化企業的給予8萬元-100萬元獎勵。對本級財政貢獻增量部分給予80%的獎勵?,F行的《石材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每年給予400萬元石粉利用專項補助;對石材企業參與省外招標項目的,按中標合同金額2%給予補助。此外,南安市逐步完善龍頭企業扶持政策。對納稅貢獻增量在1億元以內、1億元~5億元、5億元及以上的,分別按本級貢獻增量部分的40%、60%、85%給予獎勵。
《推廣運用石材線鋸措施》。金剛線切割設備具有鋸縫小,產生的廢水、廢渣少、成材率高等優點。為推進該設備的運用,減少石粉產生量,解決生態環保問題,專門出臺《推廣運用石材線鋸措施》,對購買前100臺設備的,按10%-15%給予補助;對生產、銷售設備企業,按本級財政貢獻增量部分的80%給予補助,預計補助資金超6000萬元。
五項政策賦能企業轉型升級
政策體系中的“5”,主要包括提質增效、科研創新、審批服務等五個方面。
鼓勵提質增效。為推動企業智改數轉,對購買使用云服務的,給予30%補助。對采購引進ERP等綜合性管理信息系統的,給予10%補助。為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對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的,連續三年、每年獎勵200萬元;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的,分別給予60萬元、13萬元的獎勵。目前南安市“專精特新”企業已有77家,居全省縣級市前列。
助力科研創新。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40萬元獎勵。對企業研發經費給予2%~6%的補助。對研發經費投入增量部分,按南安市承擔部分再疊加30%的補助。
提升三產活力。對新增限上商貿企業,給予每家5萬~10萬元獎勵,月度新增的再疊加3萬元。對實行統一結算,并納入限上商業的,一次性獎勵20萬元。對成立銷售公司或進行專業采購銷售,并納入限上商業的,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壯大人才隊伍。為培育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對企業外出招聘,給予省外5000元、省內2000元的勞務補助。對取得專項證書或職業技能證書的,給予500~3000元培訓補貼。
加強審批服務。發布促進存量工業用地提質增效指導意見,拓寬部分工規辦理豁免范圍,對未辦理《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的,經部門審查并實地核實后,給予審批辦理;對未辦理《施工許可證》、人防、消防及竣工驗收的,經部門審核符合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條件的,給予審批辦理。
下一步,南安市還將通過開展“服務進企業”活動,為企業送政策、解難題,推動政策落地落實。
“工業是南安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優勢、最強支撐、最硬脊梁。”南安市委書記張桂森表示,當前,南安正致力構建“雨林型”的產業生態圈,圍繞“4+2”產業體系,聚力構建搬不走、拆不散、壓不垮的實體叢林,聚力打造集土壤、陽光、雨露、活水、空氣于一體的雨林生態,壯工業之“筋骨”、挺發展之“脊梁”。分類出臺支持工業發展的“7+5”政策措施,條條都是干貨,條條都含金量十足,結合開展“服務進企業”、政企直通車、窗口“大篷車”等方式,免申即享、直達快享、精準滴灌,以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最大的誠意服務企業發展。
大會上還為泉州恒利達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蓉中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泉州英良石材有限公司三家企業頒發了“南安市市長質量獎”,九牧集團、英良集團、共享集團作了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