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
如何結合廣元市情實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剛剛召開的市委八屆六次全會明晰——舉全市之力集中資源,以打造中國綠色鋁都為引領,推動工業經濟量的突破和質的提升,再造一個“工業廣元”。
做大能級
構建“一核兩翼”產業發展新格局
6月29日,廣元經開區袁家壩鋁產業園區內,四川萬順中基鋁業有限公司第一臺冷軋機投入使用,標志著年產13萬噸高精鋁板帶箔項目全面投產的同時,也折射出我市集聚優勢賦能鋁產業發展的信心。
作為“南鋁北鋁”交匯之地,經過30多年發展,廣元市現有規上企業近50家,電解鋁產能61.5萬噸、再生鋁產能170萬噸,鋁加工能力180萬噸,產能規模、產品種類、技術裝備等走在全省及區域前列,2022年實現產值342億元。
而今,廣元市積極推動工業經濟突破性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廣元奠定堅實基礎,計劃到2027年,形成100萬噸電解鋁、200萬噸外購鋁錠、250萬噸綠色循環再生鋁的原鋁規模,建成立足西部、輻射全國的“中國綠色鋁都”。
謀定而后動。堅持全市“一盤棋”,著力構建以廣元經開區為“核心”、青川縣和劍閣縣為“兩翼”的鋁基新材料產業發展新格局,奮力實現科學布局、集聚發展。
“今年我們計劃招引20個以上億元項目落地建設,再用一年時間,力爭聚集100家以上的涉鋁企業在轄區建成投產。”廣元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杜劍說。
廣元市經濟合作局副局長母映偉介紹,在今年招商引資方面,廣元經開區重點招引鋁箔材等鋁精深加工項目;青川縣圍繞年產70萬噸綠色循環再生鋁產能重點招引建筑鋁型材等綠色低碳下游精深加工項目;劍閣縣圍繞年產50萬噸綠色循環再生鋁規模招引再生鋁及下游精深加工項目……
融通發展
8條主鏈18條細鏈組成產業圖譜
7月15日,位于廣元經開區袁家壩工業園的安馭鋁合金車輪有限公司輪轂毛坯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從780攝氏度的取水爐里舀起一桶鋁液,澆鑄在模型上,再經過毛坯成型、機械加工等工序,一個個锃亮的鋁合金輪轂便“誕生”了。
據公司總經理助理趙鋼毅介紹,去年以來,在國內奔跑的汽車大軍中,有超20萬只輪轂印上了“廣元名片”;而奔行在東南亞等地區的汽車中,有近60萬只輪轂來自“廣元造”。
同一時間,在鋁產業龍頭企業廣元中孚鋁業門前,一輛輛載著電解鋁原液的車輛駛出,開往位于園區內的久達新材料等企業,最快只需5分鐘就能完成“車間到車間”,進入下一生產環節。
去年以來,廣元市按照“原材料就地配套、鋁水就地轉化、產業鏈多次延伸、產業集群發展”思路,初步構建起“綠色水電鋁—鋁精深加工—鋁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條,聚焦高端鋁型材等8條產業主鏈18條細鏈瞄準行業標桿企業,引進實美科技年產10萬噸綠色循環再生鋁項目等企業近20家。
企業相互依托,鏈條環環相扣,產業持續壯大。
“下一步,將繼續做大做強現有鋁板帶箔、高端鋁型材等4條主鏈,大力培育高端鋁、鋁桿線纜等4條主鏈。”市經濟和信息化黨組書記、局長羅凌云表示,目前廣元市已培育扶持廣元中孚、萬順中基等優勢企業,
推動產業從基礎原材料向先進材料提升、中間產品向終端產品轉變。
創新發展
推動產業向更高附加值邁進
4月27日,廣元市成立鋁基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當天,研究院便與中鋁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等簽訂合作協議,將從項目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并聯合開展科技攻關。
在廣元弘昌晟鋁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良忠看來,“研究院的成立,讓廣元鋁基材料產業有了強有力的‘主心骨’,大家發展信心更足更強了。特別是把實驗室放到企業車間,打通了外部智庫與企業創新的‘最后一米’……”
而根據規劃,下一步廣元市將創建省級鋁基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著力推動鋁基新材料產業向更高附加值邁進。
與此同時,廣元市還制定推行《支持”百企千億“中國綠色鋁都建設十條措施》,從補鏈強鏈、提能升級、項目招引等十個方面予以支持……
初心不改,未來已來。
未來5年,廣元市將全力把鋁基新材料產業打造成超千億元產業,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鋁基材料產業基地、成渝地區鋁產業協作配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