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自“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出以來,我國以新發展理念為“指揮棒”,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今年2月底,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服務“雙循環”建設企業座談會,進一步為新發展格局下建筑業轉型升級和建設企業未來發展增強了信心、指引了路徑。
“雙循環”是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舉措。其核心要義是將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充分流動,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穩增長的“壓艙石”、保就業的“蓄水池”、促投資的“助推器”,有效拉動了建材、冶金等50余個上下游產業的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建設企業作為建筑市場主體,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生力軍,為提升建筑產業質量競爭力、增強建筑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作出了顯著貢獻,是服務“雙循環”的重要力量。
提質增效、建設“四好”,更好服務國內大循環。推動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改善,是以住房消費升級帶動建筑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以“四好”建設為契機提升國內大循環效率和水平,一是要以高品質產品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牢牢抓住讓人民群眾安居這個基點,大力推動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通資源鏈、重塑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現建筑產品品質再上新臺階。二是要以高質量科技創新賦能和驅動新發展。不斷鞏固“空中造樓機”等世界領先技術,集中攻關BIM(建筑信息模型)等“卡脖子”技術,大力推廣數字家庭等惠民實用技術,加快形成建筑行業新質生產力。三是要以高標準市場體系釋放和激發新活力。通過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著力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企業放得開、留得住、動力足。
搶抓機遇、揚帆“出海”,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從國內市場來看,一方面,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建筑業持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另一方面,新型城鎮化建設快速推進,新基建和傳統基建進入融合發展加速期,“雙碳”目標提出和智能建造發展也為建筑業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從國際市場來看,一方面,“一帶一路”沿線投資規模加大、產業融合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不斷深化,釋放出巨大的國際合作潛力;另一方面,不少發達國家面臨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市場空間值得進一步挖掘。建筑業既要把握國內市場機遇,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又要開拓國際市場空間,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內外循環互促。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位處“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要繼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創新,以建筑業轉型升級服務新發展格局,以“雙循環”促進行業“大發展”,推動形成更高質量的國內大循環和更高水平的國際循環,向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