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曾先后在東鵬陶瓷、詩尼曼家居任高管,后又帶資入股廣東安柏瑞門窗的黃偉國先生,近日正式加入冠豪門窗,成為家居圈內高管紛紛跳槽至門窗企業的典型縮影。然而,據家居新范式梳理發現,門窗行業過去一年遭遇的業績壓力并不少,2023年門窗上市公司在營收和利潤方面的表現均讓人擔憂。
如今,諸多明星經理人的加持,會讓“門”窗行業走向另一扇輝煌的大“門”嗎?隨著舊房換新市場逐漸被激發,原來門檻較低、競爭無序的門窗市場會發生哪些改變?門窗企業要如何迎接新格局、新機遇?本期家居新范式一起來探。
存量房時代,“窗”造新機?
據家居新范式在《上市家居企業2023年業績榜全覽》中的統計,2023年門窗行業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狀態。8家門窗上市公司的平均營收增長率排在13個家居細分領域的前三,但平均利潤卻出現了負增長,處在較后位置。
事實上,過去兩年以來,門窗行業一直被稱為是家居資本市場最后的“處女地”,作為大家居市場最晚進入整合期的行業,門窗行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投資潛力,因此也吸引了不少門窗企業紛紛搶灘資本市場。
因此,過去一年已有多位家居高管跨界跳槽門窗企業。去年9月,原敏華控股集團副總裁吳永康加入億合門窗并出任副董事長;原慕思股份高管江濤加盟億合門窗擔任總裁;11月,原詩尼曼執行總裁黃偉國持股億合門窗并擔任董事(現已離職并出任冠豪門窗總經理);原米蘭之窗執行總裁陳濤加入皇派家居旗下高端子品牌歐哲門窗。
將時間再往前推,加入門窗企業的高管就更多了,比如好萊客、歐派、瑪格、詩尼曼、百得勝等家居企業,都有高管離職并投入到門窗企業的懷抱。
家居圈高管集體跳槽,主要還是基于對門窗行業發展前景的判斷。一方面,在存量房背景下,二次裝修需求、改善型住房需求會持續增加。
調研顯示,老房裝修基本有99%換門窗的需求,目前每年來自二手房交易市場的新增潛在門窗需求就超1億平方米,門窗行業正處于快速上升期。
另一方面,隨著“新消費主義”的崛起,高端系統門窗也開始逐漸走進Z世代消費者的視野。精裝修滲透率的不斷提高,也在推高系統門窗的市場份額。
通常來說,“門窗系統”是指由材料、構造、門窗形式、技術、性能這一組要素構成的一個整體,在水密性、氣密性、抗風壓、隔熱、隔音、保溫、防盜、操作手感等方面的表現,往往會優于普通門窗。
目前,門窗行業市場容量高達萬億元,其中家裝零售門窗市場規模超過3500億+,估計每年將以2位數的增長再擴容,其中高端系統門窗市場增速十分“搶眼”。
最后,在“雙碳”目標下,節能低碳建筑對住宅、公共建筑的門窗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門窗企業急需引入外部人才和經驗,進一步推動行業提速。
不過,當前整個行業仍處于“大行業,小企業”的狀態,品牌集中度不高,能夠成功上市的門窗企業也不多,比如皇派家居近期已是第三次被中止上市審核流程。
前景越是誘人,門窗企業想要獨占鰲頭也變得額外困難。門窗企業沖刺IPO多以失敗告終,固然有近期資本市場收緊流動性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有門窗行業自身的“難處”。
一則,雖然高端系統門窗的升級需求不斷增加,但這也意味著系統門窗更多屬于改善型需求,當剛需消費者碰上門窗改善需求,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相較于柜類定制、軟體家居等剛需需求,系統門窗需求往往更容易被消費者擱置。
二則,過去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和住宅建筑需求的不斷增加,給門窗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少紅利,數據顯示,2018-2021年門窗行業復合增長率達11%。
但隨著行業形勢轉變,門窗行業的規?;t利已退,近年增長速度開始有所放緩,如何尋找新的增長機遇才是門窗企業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
門窗企業紛紛轉型,鏖戰正酣
家居新范式發現,近年大型門窗企業紛紛開始向高端、精細化、系統門窗方向轉型,從“規模戰”轉向“質量戰”。
新標門窗提到,想要在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門窗市場中突圍而出,需要創新與多元化戰略并行。為此,新標門窗已經完成了幕墻門窗、入戶門、鋁木門以及高端定制的全品類布局,通過空間品類一體化融合,是業內最早進入門墻柜整裝領域的企業之一。
圣米蘭門窗則在“全屋”“整家”的大趨勢下,開始升級為建筑外立面鋁系統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商,強調“設計美學與技術領先”,并積極強化品牌的設計力。比如與廣州設計周聯合打造現象級IP《值得被歌頌的理想家》項目,邀請家居新范式現場主持、與多位設計師智慧碰撞,實現品牌力與設計力的雙向奔赴。(具體參見文章《“理想的房子”研討會廣州站圓滿落幕,共繪理想家》)
頂固門窗則在3月舉辦了2024春季新品發布會,發布了新品“拓樸系列”。家居新范式在現場見到,全新“拓樸系列”具有全隱純平執手、一體化護角角碼、極窄全隱紗窗等優點,正引領行業進入全面屏時代。
歐哲門窗在十周年之際,以門窗系統、入戶庭院系統、頂立面系統為主體,結合智能交互系統,構建智慧全屋建筑結構系統新生態。
雖然各家門窗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打法,但總結下來,家居新范式發現主要還是包括下面幾個方面的轉型。
首先,通過技術創新,提出獨有賣點。比如新標家居首創的“365全候系統”;皇派家居聚焦隔音領域;頂固門窗引領行業進入全面屏時代。
其次,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比如百利瑪門窗推出的“金瑪交付系統”,可以實現“產品+安裝+交付+服務”全鏈條;圣米蘭門窗則升級成為建筑外立面鋁系統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服務商。
此外,多家窗企都推出了“即換即住”的快速換窗服務,比如百利瑪的“立瑪換窗”系統、特諾發的“快窗閃換”、羅蘭西尼的“木星計劃”等;圣堡羅門窗則計劃在未來2-3年在全國開設2000家社區體驗店,希望通過社區體驗店為消費者提供更高效的服務。
再次,則是打造數字化產業鏈,進一步提高生產交付的質量和效率。比如新標家居的4.0智造基地,將是支持智能化生產及倉儲一體系統型基地;新豪軒的工業化4.0智造基地可以打通上下游業務鏈條,實現一站式定制。
大部分門窗企業都意識到,數字化產業鏈不僅可以打造高柔性定制和成本競爭優勢,也是適應新消費時代個性化、快捷高效等需求必需基礎。
此外,近年大部分門窗企業也都加大了品牌推廣的力度,加速搶占消費者心智。比如在去年中國建博會(廣州)前夜,億合門窗的品牌廣告登上了廣州地標“小蠻腰”;新標門窗與知名影星古天樂連續13年合作等等。
此外,隨著行業展會再度熱鬧起來,不少門窗企業都鉚足了勁在展會上露臉,希望更進一步與消費者接觸,展示自家的最新產品和核心技術,同時開拓設計師渠道。
門窗行業“卷起來”,誰能突出重圍?
不難看出,門窗行業的轉型似乎各有各的相似之處。數據顯示,系統門窗行業大部分在1-2億規模,超過2個億體量的企業僅有10家左右。這意味著大部分門窗企業的起點都差不多,這也是為什么行業一度陷入價格戰之中。
早幾年部分地方雜牌甚至將價格打至200元每平方,遠低于均價1000-2000每平方的品牌系統門窗。為此,頭部企業中如億合門窗、博仕門窗等更一度發聲,表示拒絕價格戰。
家居新范式認為,內卷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唯有良性地“卷”才能推動企業不斷優化自身的生產、研發、經營等體系,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今年以來多位家居圈高管跳槽,其實也體現了門窗企業逐漸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運營的方向轉變,這批高管將能利用自身在業內所積累的成功經驗,幫助門窗企業快速完善全國范圍內的營銷網絡布局,還能為門窗企業帶來登陸資本市場的經驗指導和人脈資源。
除此之外,門窗企業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渠道布局。以皇派家居為例,據其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經銷商所帶來的銷售收入在公司主營收入中的占比超過99%,過度依賴經銷商拓展營銷網絡將為企業帶來一定的業務風險。
目前來看,已經上市的森鷹窗業同樣存在經銷收入占比過高的問題,不難看出,對于一度依賴經銷渠道來拓展規模的門窗企業而言,這一問題或許不是個例。
因此,如何在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的未來,積極開拓自營渠道、設計師渠道、整裝渠道等,都將成為門窗企業突圍而出的關鍵。而且,當前跨界入“窗”的還有定企、裝企等渠道,誰能占據更多流量入口,也將成為成敗的關鍵。
最后,如何進一步洞察消費者的喜好,走進消費者也是門窗企業的必修課。過去,大部分門窗企業的推廣方式都較為傳統,但在互聯網時代,消費者不僅希望了解“哪個品牌好”,還希望了解“為什么好”,如何與當下的消費者進行對話將變得更加重要。
比如在去年“雙11”,博仕門窗、豪雅門窗等企業都開啟了直播活動,豪雅門窗更是由董事長親自帶播,主打一個“親民”。不少門窗企業也不再只推出“硬邦邦”的品牌廣告,比如皇派門窗就將施工現場、車間現場的內容剪輯成為宣傳片,讓消費者能夠更真實地了解系統門窗。
結語
家居圈高管的跳槽,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門窗行業的火熱。隨著各大門窗企業經過多年來的技術研發,也都有了自家的技術壁壘和專業團隊,能夠快速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并形成了一體化產業鏈布局。因此,門窗行業雖然承受著業績壓力,但在存量房翻新、以舊換新等風口下,也有望憑借優質的產品力、服務力和渠道力搶占市場新風口。準備好硬實力,門窗市場的未來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