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光伏玻璃行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供需失衡危機。今年4月下旬以來,光伏玻璃庫存天數持續攀升,目前已達37.5天的歷史高位。面對這一嚴峻形勢,行業內各大廠商紛紛采取冷修、減少窯口、暫停冷端加工等措施,以期緩解供需矛盾。截至9月15日,全球光伏玻璃在產產線日熔量為115670噸/天,同比增長18%,但累計冷修產線已達18970噸,顯示出行業正在積極調整產能結構。
產能調整加速,龍頭企業或將受益
面對持續低迷的市場行情,光伏玻璃廠商不得不采取更為激進的產能調整策略。據統計,目前已有多家企業選擇關閉一窯6線中的一個窯口,這種做法雖然會導致名義產能減少200噸/天,實際出貨量減少160噸/天,但卻是最為經濟的減產方式。然而,這種做法也會使得生產成本相較滿產狀態下增加6.72%-8.65%,進一步壓縮企業利潤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行業內部分二線及以下企業已經陷入持續虧損超過半年的困境。一窯6線的窯爐關閉一個窯口后,現金虧損約0.5元/平方米。這意味著,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實力較弱的企業可能被迫退出市場,而龍頭企業則有望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需求復蘇尚需時日,行業前景仍存變數
盡管供給端正在積極調整,但需求端的復蘇似乎還需要一定時間。業內普遍預期,隨著10月歐洲假期結束以及國內并網需求迎來旺季,組件排產有望環比提升。然而,由于當前庫存水平較高,即便需求出現回暖,也需要約兩個月的時間來消化現有庫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增產能累計日熔量已達21200噸,按照新建產能投產時間計算,預計年末新增產能單月可供應8-9GW組件。這意味著,即便需求出現明顯回升,供需平衡的實現仍面臨較大挑戰。
光伏行業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前景仍然廣闊。然而,當前光伏玻璃單平凈利已低于2018年周期底部,行業正處于深度調整期。與2018年底部周期僅持續一個季度不同,本輪下行已持續5個月之久,顯示出此次調整的深度和廣度均超出市場預期。
在這種情況下,光伏玻璃企業需要更加審慎地評估市場形勢,合理控制產能擴張節奏,同時加強技術創新和成本管控,以提升自身競爭力。對于投資者而言,關注具有較強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場地位的龍頭企業或許是較為明智的選擇。隨著供需關系的逐步修復,行業有望重新步入良性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