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即將到來之際
新華網《非凡之路》深度訪談節目
走進“極致中國造-大國隱形冠軍”新豪軒
對話新豪軒門窗總裁馮佐星先生
透過企業發展縮影與家國情懷
感受非凡之路,見證中國力量
新華網專訪|對話“門窗創二代”馮佐星,看大國隱形冠軍新豪軒是如何煉成的
ExtraordinaryRoad
《非凡之路》是新華網一檔深度挖掘中國企業家精神與時代變遷交相輝映的新聞訪談節目。它不僅是一部企業成長的編年史,更是一扇透視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社會經濟發展成就的窗口。
每一期節目,新華網都將深入對話中國企業家,揭秘他們背后的汗水與淚水,探索他們在關鍵時刻的決策智慧,以及那份推動社會進步、實現個人價值的不懈追求,激勵更多人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勇往直前,共同續寫中華民族的非凡篇章。
如果說父輩是勇立潮頭的“創一代”
以無畏的勇氣和非凡的智慧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破浪前行
將夢想的種子培育成參天大樹
書寫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商業傳奇
那么以馮佐星為代表的門窗接班人
則是承前啟后的“創二代”
面對全球化與數字化的新挑戰
他是如何在父輩的基礎上
平衡傳統與創新,構建企業軟實力
讓中國品牌閃耀世界舞臺的呢?
跟隨新華網《非凡之路》,我們一起
走進他的內心深處,見證中國力量
探索大國隱形冠軍的非凡之路
新華網專訪|對話“門窗創二代”馮佐星,看大國隱形冠軍新豪軒是如何煉成的
以下為訪談實錄
采訪者:新華網主持人劉燕,以下簡稱L
受訪者:新豪軒門窗總裁馮佐星,以下簡稱F
L:你更愿意別人怎么稱呼你,比如說富二代、企二代、接二代、創二代?
F:創和窗,因為窗更有標簽感,因為我也是門窗行業,第二,創二代代表的是創新。
L:那窗二代或者創二代,你感覺給你的壓力更大還是動力更大?
F:我覺得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壓力就是大家喜歡看戲,看什么戲,看看你們作為留洋二代,怎么去提升公司的東西,然后更是動力,就是我覺得是一種使命感,基于我這個時代,基于消費人群的改變,我找到一個正確的道路。
L:創二代接班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F:很多這種二代,代表著焦慮。第一,我們很多在國外也好,或者說在大學選擇讀的專業,可能跟現在家里做的專業不對口,這是很大的一個群體。第二,沒有經歷過經營,沒有經歷過帶領團隊,其實就是零經驗。當進到一家成熟的公司,或者說是成熟的商業模型,會覺得這是我的知識盲區,所以也是需要克服。對于我自己來講,其實我以前是一個“i”人,喜歡獨處,但是因為你是進了一個企業,企業是群體,你必須傾聽大家的意見,然后你再成為意見的決策,其實是一步步來,克服這種焦慮。
L:我感覺你在新豪軒已經非常的融入。
F:是,但是也需要時間和經驗。
L:你怎么打破的?
F:學習,更加深入地去了解門窗行業,了解我們每個工序、工道,也是需要磨練。
L:形象的說法,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你要是想很好得融入,首先你要做一個真正懂行的人。那你在接任新豪軒之前都做了哪些準備?
F:做好學習準備。我在進公司的時候也是在工廠住宿舍,住了大概8個月,在宿舍、制造端,跟著我們黎總(制造中心總經理)一起從每個部門去“玩”。
L:為什么用這個“玩”字?
F:“玩”是代表著一種心態,你得有這種想對這個行業進行深挖的一個興趣。我嘗試過打螺絲、原材料進倉、質檢,再到我們的送貨,等等。因為我們是經銷商體系為主,所以在剛剛接班的時候也是跑市場,東西南北中基本上跑了個遍,跟我們很多經銷商去交流,去溝通,去成長。回到總部,我們的叔輩也好,當你有些觀點跟他是相同的,那么也就慢慢融合,然后也會讓我去嘗試新東西。但是在“玩”的時候,我也了解到我們這種行業太苦了,它的生產條件比較差,像我們以前的舊廠房。但是上一輩還能堅持下來,而且日復一日,我被他們這種精神深深感染了。
L:多數年輕的接班人應該說接手到這個企業之后,一般擺在他面前是兩個選擇,一個是按既定的路去走,另外一個是沖破傳統。你選擇了哪條路?
F:我兩條路都選擇了。
L:你覺得矛盾嗎?
F:不矛盾。為什么?當你放到時間的前后階段去看待,那就不矛盾了。第一,我們繼續深扎原有的經銷商體系,現在我們全國門店超過1100家,已經富集到了省市區縣,非常深扎。第二,我選擇了新零售道路,就是線上流量。因為隨著我們現在的消費者,消費地點轉移到線上了,我們要量尺、做方案、再到交付、安裝,其實是一個比較長的服務鏈條。消費者很多時候是線上了解完了,再到線下消費,這其實是互相反哺的。
L:我很想知道你做總裁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F:大的決策可能就是更新了一下企業的VISI,或者說是企業的DNA。過去我們的英文名字是很長的,有些國外供應商,包括我們衣服的設計上,會覺得太長了,所以我們就從新豪軒的全拼改成了7個英文字母,叫SUNHOHI。Sun代表太陽、溫暖;Ho代表house,溫暖的房子;Hi就是sayhi,向溫暖美好的生活打招呼。同時,音譯上,SUNHOHI也是新豪軒的粵語音譯。去年8月26日,我們制定了企業的IP日去做活動的宣傳,叫筑家日,我們的吉祥物IP也推出來了,就叫小軒。
L:“小軒窗,正梳妝”,這小軒的名字起得還真的很好。
F:其實也是相應地回應了我爸當時在起名時,如何與門窗行業關聯起來。新,萬象更新,也是符合新時代,符合新潮流;豪,代表品質,高端;軒,就是我們古代大文豪蘇軾在《江城子》里面寫的“小軒窗,正梳妝”,描述了一個年輕女子在窗邊梳妝的美好情景。小軒是一個小獅子的頭,也代表了我們企業成立于在佛山,門窗之都;它的顏色是銀色,代表了我們的金屬性。因為門窗相當于冰冷,我希望能帶點溫度,帶點情感,帶點情緒價值,門窗就像獅子一樣,守護我們地千家萬戶。
L:有沒有和父親,尤其是你到新豪軒以后產生過特別大的分歧?
F:肯定是有的,就是廣告投放上。過去大家依賴電視報紙,我們也投了不少,父輩覺得這種傳統渠道是比較穩,能看得見,起碼廣告牌在這里。但我的分歧是,現在我們需要結果導向,需要傾向新零售,通過流量去換算ROI這些。
L:那你后來說服父親了嗎?
F:我們大家分開投。
L:PK完了結果是什么?
F:結果肯定是我們要往新零售去投,因為數字化時代,我們能夠追溯投入產出比,投了多少廣告,有多少流量,回流多少消費者,產生多少訂單。
L:我能不能理解這次battle你贏了?
F:是的。
L:這是你最驕傲的事嗎?
F:這個沒什么好驕傲的,但是有點成就感。
L:那父親有沒有對你特別滿意的時候?
F:當時我在工廠上班,和一線同事住在同一棟宿舍樓,他覺得有點像他10年20年前創立企業時,忍得住艱苦,看到他的兒子也在走他當年走的這條路,他覺得應該不錯,能熬是不錯的。
L:從你身上看到了他的影子,他年輕時候的影子是嗎?
F:對。
L:你看父輩創業者們是從0到1,應該說是開疆拓土,那么現在的年輕的這一輩人就面臨著從1到n,應該說是順應時代的變革迭代。那你認為如今的門窗市場又有哪些機遇,有哪些挑戰?
F:門窗市場是其實有幾個賽道的。消費者已經從過去的85后、90后,到現在的90后、95后,特別是95后,我們去了解消費群體的消費習慣,發現第一個就是“君子動口不動手”。
L:怎么講?
F:就是通過口能夠解決的事,就不要動手,其實就是智能。所以我們在智能方向做了一些產品,在行業里首推多功能組合中控屏,跟我們供應商合作了開發了智能系統,也叫小軒。可以通過語音、手機APP、遙控等實現一鍵開關窗,所以智能方向我們要懂,要往前沖。
F:第二,就是顏值經濟,在產品的開發上,我們還思考燈光怎么去做、框扇的質感如何增強、壓線如何實現調色,包括我們不同種類的鎖,造型如何極簡,如何適配不同風格,盡可能地滿足消費者。
第三,就是懶人經濟的盛行。如今不用像父輩、叔輩一樣,為了買門窗買家具建材,非得去實體門店,可以在線上購物,所以我們把主戰場轉移到新零售。消費者懶在哪里?懶在我們喜歡買套餐,套餐經濟、省事,我們也推出了我們全屋門窗套餐及一站式服務,相應地也會去呼應整裝整家渠道。
L:真正的入行以后,對門窗這個行業是不是有了新的認識?
F:確實越入行越愛一行,有兩個比較深刻的認識。第一,隨著極端天氣頻發,門窗作為一個保護傘的作用越發凸顯,能夠保護我們千家萬戶,保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其實它是有使命感的。其次,隨著全球變暖,好的門窗能夠阻礙室內外溫差傳遞,如果每天每家每戶少開一度空調,換算起來是很大的一個能量,也符合了雙碳奮斗目標的踐行。
L:新經濟形勢下,各行各業都面臨著一輪自我革新,新質生產力成為塑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向,你認為新豪軒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F:我覺得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還在研發,只有不斷地創新,實現技術突破,才能引領了整個行業的新賽道、新風向,堅持長期主義,堅持綠色高質量發展。我們每年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去創新,在過去三年中,新豪軒門窗先后斬獲了如被成為“設計界奧斯卡”的德國紅點獎等多項國際大獎,能帶著我們的國貨與全球各國產品同臺競技,我覺得非常驕傲。中國制造,從過去的中國代工,到中國制造,到現在中國“智”造,完成一個拓變,背后是品質堅守與自主生產能力的支撐。
L:你對自己的未來有什么樣的構想?
F:首先對于我自己來講,還是學習,因為學無止境。第二是多鍛煉自己的判斷能力,希望自己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一份清醒,這很重要。只有清醒了,我們才能向上卷、卷質量。
L:你對新豪軒的未來有著什么樣的構想?
F:我覺得這幾年其實已經有個答案在告訴我了,就品牌出海。我覺得這是一個看起來很近,好像國外訂單你接一接就好了,但是實則是有一個過程的事情。首先,你是否準備好了;第二,就是國內外的不同氣候環境,符合國內氣候的門窗是否也能滿足國外的要求;第三,前期調研是否做好了,產品交付的及時性、當地的服務商等,我覺得還是需要很多準備的。目前,我們的智能生產基地,已完全具備足夠的生產能力交付海內外,所以我覺得未來肯定是出海。我希望帶著國貨,一并把我們的工匠精神、國貨能力傳遞出去;不僅僅只是拿獎,而是能讓全球各地的人享受到中國品質。
L:好的,感謝星總接受我們的采訪,也感謝觀眾朋友們的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