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昨日,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今年,城鄉建設工作聚焦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推動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提升民生領域服務保障、防范化解安全生產風險、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六方面工作抓好落實,全面推進我市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大連率先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作出應有貢獻。
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房地產投資、銷售等主要指標爭取一季度實現“開門紅”,今年全年實現正增長。繼續落實好房地產存量政策和增量新政,組織系列促銷活動,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
用足用好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開發貸款、專項債等資金政策,多渠道籌集保障性住房。搭建“人才住房”體系,推動人才住房布局與重點產業布局統籌融合,通過新建和收購并舉方式籌集人才住房。
到2025年年底,累計將完成8000套城中村改造,籌集公租房10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6000套(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000套、人才住房2000套。力爭到2025年6月底商品住房庫存去化周期降至18個月以內,年底降至16個月以內。到2025年年底,完成既定保交房任務。
加快推動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積極引進優質外埠企業落戶我市,不斷加強本地企業培優及項目推介,推動全市建筑業提質增效。進一步完善和推廣“評定分離”辦法,提高“評定分離”工作質效。加大建筑市場及招投標領域違法違規線索查處力度,加強建筑行業管理,提升市場監管水平,營造良好公平健康的建筑市場環境。以提升建筑品質、滿足群眾需求為導向,強化綠色、健康、低碳、智能、安全設計理念,研究制訂大連市“好房子”技術導則,推動“好房子”示范項目建設。
逐步提升綠色建筑星級水平,繼續推動超低近零能耗建筑試點示范工作,加快綠色建材推廣應用。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BIM技術在施工階段更深層次應用。
爭取一季度建筑業總產值實現“開門紅”;全年建筑業總產值在確保與去年持平的基礎上,增速力爭達5%。新建民用建筑100%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星級綠色建筑占比達到40%。
積極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建設。統籌謀劃“兩重”領域中城市地下管網及設施建設改造任務,編制大連市市內五區《城市地下管網和綜合管廊建設改造實施方案》。積極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等國家政策性資金支持,謀劃推動城鎮燃氣、城市供熱、城市排水等管網及設施建設改造項目。
加快推進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項目,謀劃4527部老舊電梯更新改造項目,總投資8.32億元,積極申請國家政策性資金支持。持續推動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區域污水處理能力,改善水環境質量。
年底前完成住建領域生命線監測系統搭建。11月完成智能感知安全預警系統建設。10月底前完成100公里老舊供熱管網更新改造、11月底前完成100公里老舊燃氣管網更新改造、12月底前完成50公里城市地下老舊排水管網更新改造。瓦房店市松樹鎮新建1座5000噸/日的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
切實提升民生領域服務保障能力
全面部署做好2025—2026年度供熱準備期工作。實施供熱質量提升工程,10月底前維修鍋爐110臺、全市儲煤率達到60%。持續推進清潔取暖工作,推動紅沿河核能供熱項目瓦房店支線工程前期工作,穩妥推進天然氣、電等清潔能源供熱方式。推進旅順口區、普蘭店區、瓦房店市、莊河市以及長海縣具備條件的35蒸噸及以下居民燃煤鍋爐淘汰工作(備用及調峰鍋爐除外)。
出臺“全面深化物業服務提質年”行動方案,持續提升物業服務水平,聚焦“政策再細化、管理再統籌、服務再提高”三大方向,推動屬地壓緊壓實物業企業“四保一客服”標準,建立物業服務行業專家庫,推進維修資金業務下放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物業行業“糾紛涉訴”調解機制。開展住宅小區物業服務專項治理和100位最美物業人典型選樹活動,探索“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模式,推動全市物業管理服務品質再提升。
持續推動住建領域營商環境提質升級
加快推進重點立法項目,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配合市人大修訂《大連市物業管理條例》。大力提升行政執法水平,持續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抓好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提高案件應訴質量。嚴格落實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制度,在施工許可審批階段采取告知承諾制方式,為項目容缺發放施工許可證,加速項目開工建設。推行幫辦、代辦、預約辦等個性化服務,全面提升審批服務效能。組建公用事業一站式服務工作專班,依托工程聯審平臺,打通工程建設審批與各審批部門信息、資料共享渠道,開發線上聯合受理、踏勘、查驗功能,制訂聯合服務流程,建立水電氣熱網聯合服務站,保障聯動服務機制高效協調、有效落實。推動一批便民利企高頻事項,從“能辦”向“好辦易辦”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