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25年前2月,房地產行業延續企穩趨勢,百強房企操盤金額同比降幅收窄至1.2%,銷售均價同比顯著上升15.7%,市場熱度呈現結構化特征。其中,頭部國央企憑借持續土地儲備和產品優勢持續領跑,保利發展、中海地產、華潤置地位居銷售前三;土地市場方面,華潤置地以232億元拿地金額居首,長三角區域成為房企布局核心。
銷售金額趨穩與結構分化
銷售金額微降,均價支撐韌性
2025年1-2月,TOP100房企實現操盤金額4158億元,同比下降1.2%,較1月降幅收窄2.0個百分點,市場呈現邊際企穩。值得注意的是,銷售均價同比上漲15.7%,帶動金額與面積增速分化(面積同比-12.5%)。這一分化反映房企加速向高能級城市集中布局,核心城市高單價項目占比提升,支撐整體銷售金額表現。
國央企銷售彈性顯著
分企業性質看,央企、地方國企2月銷售額同比增速分別達26.3%和34.7%,而民企同比下滑20.7%。頭部國央企憑借過去兩年持續土地投資積累的優質貨值,在新房需求釋放中占得先機。例如,保利發展、華潤置地前2月銷售額分別達340億元和251億元,位列行業前三。
需求結構偏向改善型產品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同比上漲2.73%,改善型項目成為推盤主力。北上深杭等核心城市3月計劃加大高端產品供應,進一步拉動市場熱度回升。這一趨勢表明,購房需求逐步從“量”向“質”過渡,具備產品力的房企將持續受益。
頭部房企加速布局核心城市
土地市場熱度回升,拿地金額同比增26.7%
1-2月,TOP100房企拿地總額1998.6億元,同比增長26.7%,其中5家房企拿地金額超百億元。華潤置地以232億元居首,中國金茂、綠城中國緊隨其后。重點城市優質地塊供應增加、銷售回款改善,推動房企補庫存意愿提升。
長三角區域成投資焦點
從區域分布看,長三角以519.8億元拿地金額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上海、杭州等城市多宗高溢價地塊成交。例如,上海虹口區地塊以90億元總價、38.2%溢價率成交,由金茂與外資聯合競得。頭部房企如華潤置地、綠城中國在核心城市加大布局,進一步鞏固區域份額。
國央企主導土地市場格局
拿地金額TOP10企業中,國央企占據主導地位,民企僅濱江集團等深耕區域型房企活躍。這一現象顯示,行業資源進一步向資金實力雄厚的頭部企業集中,土地市場與新房銷售形成正向循環,推動市場信心逐步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