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今年以來,國際市場鋁價呈現“先抑后揚、外強內弱”的波動格局。1月初,期鋁價格受地緣沖突影響及能源成本支撐快速上漲;2月份,則因宏觀政策不確定性出現短暫回調;至3月中旬,在全球供需矛盾加劇背景下,鋁價再度攀升。如滬鋁3月10日收盤價為20760元/噸,同比上漲1580元/噸,增幅8%;倫鋁3月10日現貨結算價為2716美元/噸,同比上漲507美元/噸,增幅19%。可以看出,一個時期以來,鋁價正處在“沖高—回調—再突破”的震蕩模式中。
供應端持續收緊
在供應端,鋁土礦供應緊張態勢仍在持續。海外產能由于啟動時間較晚且投運周期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有機構預計,今年年中存在55萬噸產能可構成下半年市場的主要增量。此外,部分國家鋁礦開采受自然條件、政治因素影響,供應不夠穩定,這也進一步加劇了供應緊張局面。再看國內情況,中國鋁產能目前已接近滿負荷運行,新增供應能力有限。
就在3月初,摩根大通曾預測全球鋁市場將大幅收緊,2025年缺口或將超過60萬噸,其預計到四季度價格將漲至2850美元/噸。美國銀行對2025年鋁均價的預測高至3000美元/噸。綜合主流權威機構的判斷來看,國際鋁價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望維持高位,甚至還存在一定的上漲空間。
需求端結構性增長
再看需求端。鋁在新興產業領域的需求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新能源汽車、光伏裝機及電網投資有力帶動了鋁的消費,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了房地產用鋁下滑的影響。以汽車行業為例,為實現節能減排和輕量化目標,鋁在汽車制造中的應用比例不斷提高,從發動機缸體到車身框架,鋁的身影無處不在,這些都極大地拉動了鋁的需求。
另外,“鋁代銅”趨勢加速。銅價高企側向推動鋁在電力、家電領域的替代需求,進一步提振了鋁消費的預期。
能源與政策沖擊
能源成本的波動同樣影響著鋁的生產。俄烏沖突持續導致歐洲天然氣價格波動,推升成本壓力,使得鋁企生產成本上升,對鋁價維持高位形成強支撐。
同時,主要經濟體貿易政策的寬幅調整也對鋁價造成擾動。3月12日,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的舉措正式生效。全球貿易預警組織(GTA)經濟學家表示,將25%的鋼鋁關稅擴展到其衍生產品,將打擊289個不同的產品類別。美國的關稅政策將導致全球鋁貿易格局改變,進一步影響市場供需平衡,進而推動鋁價波動上漲。
未來走勢怎么看
近兩個月,國際市場鋁價走勢復雜多變,受到供應端受限、需求端新興領域需求強勁增長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短期而言,鋁價或經歷高位震蕩;長期來看,新能源革命與碳中和目標將持續重塑供需格局,鋁的輕量化屬性使其成為“未來金屬”的核心候選,在長期供需缺口與成本支撐下,上行趨勢殊難逆轉。
不過,國際市場鋁價的走勢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供應端若一些規劃中的產能項目加速推進,或部分地區鋁礦供應恢復穩定,可望改善供應緊張局面;需求端雖新興領域需求強勁,但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整體需求;宏觀經濟環境中,貨幣政策轉向、貿易摩擦升級等都可能對鋁價產生抑制作用。未來,鋁價仍將在這些因素的交織作用下繼續波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