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據悉,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4月11日悄然發布了更新稅則,豁免了包含自動數據處理器、電腦、通信設備、顯示器與模組、半導體相關等類別商品的進口稅率,不受“對等關稅”影響。據了解,上周各大單體廠會議落實執行減產挺價共識,二季度保持限產40%。市場方面:受傳統需求淡季與中美關稅政策影響,DMC市場呈現持續下行態勢。主流報價周內下探至13900-14300元/噸區間,較前周下挫500元/噸,核心客戶成交價已出現13000元/噸下方破位,創春節后最大單周跌幅,供需結構:1.供應端:生產企業庫存水位持續攀升,盡管減產政策逐步落地,但產能調節存在時滯效應。2.需求端:下游企業受內外需雙重壓制(國內季節性淡季/國際貿易摩擦),采購策略轉向謹慎觀望。后市展望:在需求端未見明顯復蘇信號前,減產帶來的供給收縮難以快速扭轉市場格局,DMC價格或將維持弱勢震蕩行情,建議關注5月傳統備貨季來臨前的庫存消化進度及終端出口數據變化。
業內:DMC/硅油面臨“大洗牌”。中國以全球近70%的有機硅產能穩居產業龍頭地位,但高速擴張的產能正面臨結構性過剩矛盾。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基礎級有機硅單體產能利用率已跌破65%,凸顯供需錯配危機。價格指數較歷史峰值回落70%,市場競爭白熱化導致行業利潤率壓縮至歷史低位,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生存考驗,主要有如下表現:
1)高端產品進口依賴度持續高企,2023年特種硅油、醫療級硅橡膠進口額占比達行業總進口值的72%。出口市場呈現量增價減態勢,前五大出口品類平均單價同比下滑18%,反傾銷調查案件數量較上年增長37%,國際貿易壁壘正形成價格天花板。
2)傳統建筑領域需求占比由2018年的60%驟降至2024年的30%,而新能源賽道異軍突起:光伏封裝材料需求年復合增長率達42%,動力電池用有機硅熱管理材料市場規模突破百億。醫療級有機硅器械市場以29%增速領跑,個性化醫美硅膠制品成為新藍海。
3)生物相容性硅膠在人工器官領域實現技術突破,AI伴侶機器人硅膠皮膚市場規模年增長率達180%,綠色合成革領域有機硅滲透率提升至15%。智能穿戴設備用柔性硅膠組件需求激增,預計2025年全球市場容量將達80億美元。
關稅新政沖擊硅膠制造跨境圈,跨境賣家漲價潮要來了!周四!廣東多家硅制品廠表示已通知美國客戶提價出貨,有定制類硅制品漲幅超30%。據美媒報道,新一輪關稅生效后,不少中國制造商明確向美國客戶表示,不可能降價保訂單。亞馬遜CEO表示仍在評估關稅對其自有品牌的影響,但第三方賣家肯定會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上周美國各地的零售商已經警告稱,最早于本月將出現一系列價格上漲和商品短缺的情況。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說法,一些美國零售商正準備在兩周內提價,這將加劇持續的通貨膨脹。當地時間4月8日,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最新預測顯示,在各類商品中,關稅措施將使得美國皮革制品和服裝價格上漲幅度最大,分別上漲35.2%和32.7%。除皮革制品和服裝外,價格上漲幅度最大的商品分別為農作物、金屬、硅膠制品、羊毛及蠶繭、加工大米、電子設備、紡織品、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設備、有色金屬、橡膠、塑料制品、礦產品。多個業內大咖表示,國際關稅形勢日趨復雜,關稅變動帶給硅膠制品出海供應鏈的沖擊巨大,中小廠商在訂單與利潤的拉扯中舉步維艱。
單體裝置動態:上周有機硅產業鏈供應端波動加大,單體廠聯合減產挺價引發市場關注,加劇市場對供應趨緊的擔憂。由于下游需求疲軟及市場看空情緒,國內單體企業持續低負荷運行,部分企業開工率跌破60%,預計4月行業或擴大減產至40%產能,加速庫存消化。
DMC市場:上周國內DMC主流市場走跌,部分牌號市場價跌300-500元/噸,主流成交價多在13500-14000元/噸。外圍利空充斥,終端需求一般。
107膠市場:上周國內107膠市場區間波動,主流市場牌號價波動300-500元/噸,,報盤14300-14800元/噸。東南107膠市場止跌反彈,生產企業部分上調出口價,東南亞部分低價減少,維持積極出貨,價格隨行調整。
硅油市場:上周硅油市場漲跌互現,主流牌號市場價波動200-300元/噸。關稅大戰,帶動出口硅油價格小幅上漲。國內硅油大廠周內檢修規模增加,市場供應減弱,出口交付集中,行業庫存持續去化,基本面支撐利好;廣東現貨市場一口價維持堅挺,個別品牌盤中基差價格跟隨盤面下調500。據悉:國產甲基硅油報15500-16300元/噸,國外品牌硅油報18500-19000元/噸,華南地區裂解料硅油報13300-13500元/噸(不含稅)。
生膠市場:上周國內生膠市場下跌,主流牌號市場價跌300-500元/噸。主流生膠工廠出廠多調價,出廠價格下調500元/噸,主流報15000-15300元/噸,;現貨市場來看,華東及華南均小幅震蕩走低,上游原料整體低迷,成本端利空預期有所加強,但供需壓力仍在,場內整體氣氛觀望謹慎,業者隨行出貨意愿仍較為明顯,下游適價剛需跟進,交投放量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