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工作做到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回想當時走出校門,一頭扎進銷售海洋中的那種“不知者無畏”的生動畫面依然還歷歷在目。好奇、艱辛、郁悶、孤獨、痛苦、喜悅各種味道一股腦激蕩在心中,綜合了所有的感覺就是一句話:痛并快樂著!
最近,很多剛從事銷售的人不斷的問:我剛做銷售,但不知道從什么地方開始,兩個月過去了,沒有業績,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完成銷量等等。我跟他們有過交流,但隱約感覺他們有點“劍走偏鋒”了。主要表現是:對銷售(先不說營銷)理解過于片面,認為背一個袋子出去賣東西就是銷售;還有認為銷售就是跟別人吹噓一番,讓別人掏錢買產品,買了好啊,不買也沒轍。當然,也有理解較為深刻的,但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搞,奇思妙想一番,重起爐灶,似乎跟公司沒有關系,或者認為公司銷售工作根本就做的太差,基本對公司銷售策略沒有認同感,一通下來,最后效果不好,黯然走人。
這時,我的腦海里閃現了一句話:營銷需要“規范”嗎?很多人都說,銷售人人能做,能有點子就行,思想靈活就行等等,但我在想:怎么才能有點子,怎樣才能靈活呢?總之,這個點子從哪里來?
實際上,筆者剛從事銷售的第一年也干了很多“傻事”,記得剛從學校畢業出來的那一年,公司有一個新產品要上市,產品比較貴,按照當時的情況看主要應該進攻餐飲和夜場(當然公司也沒有整個產品的推廣思路和指導意見,完全自己決斷),不知道深淺的我,蹬著經銷商的三輪車和經銷商的業務員一起進行市區小店(雜貨店、小超市)的鋪貨,共進行了三天,大概鋪了30-40家,一星期以后進行回訪,產品基本沒有銷售,后來就收回來了。幸好這是一個小城市,如果是大城市怎么辦?
現在看起來當然覺得“很傻”,但從那件事情以后,筆者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銷售工作并不是盲干的,大多時候是需要分析和智慧的。也就是對剛從事營銷工作的銷售人員來說,首先要有一套“規范”的營銷框架和流程,否則,做了多年以后發現自己還在原地打轉。
我希望剛進入銷售行業的年輕人不要著急,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打好基礎,這跟學習是一樣的,不懂ABC怎么學好英文;不懂X+Y數學一樣過不了關。營銷工作也一樣,如果你很著急想賣東西,你每天累死也賣不出幾樣。
營銷當然需要“規范”,但營銷要怎么進行“規范”呢?
第一,要在觀念上改變。不要以為營銷就是自己去推銷,天馬行空,海闊天空,挖空心思把消費者的錢掏出來就萬事大吉了。實際上,每一個產品必須有固定的消費群體才能持續下去的,一次銷售的成功只是憑“戰術”的成功,而不是“戰略”的成功和持續的成功。
第二,營銷是有方法的。先要學習營銷的基本框架和流程,在此基礎上才能創新應用。沒頭沒腦的發散思維大多會與公司現有戰略戰術和方法相沖突。不要一去就要改變什么,而是要學習什么,等充分了解了情況才能有更好的營銷思路和方法。但方法來源于最基礎的理論和框架。就像數學上的一些公理一樣,你要借助它才能證明一些未知的東西。
第三,營銷知識的掌握。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分析市場,出現問題也沒有很敏銳的發現?為什么會束手無策?原因是他們不知道這就是“問題”,更不用說怎么才能去解決這些問題。知識很多,選擇最經典的就夠了,銷售人員剛入行的時候少學營銷的“野史”,要多學營銷的“正史”,這樣才能避免“誤入歧途”,因為“野史”是“術”,“正史”才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從“道”的角度可以得到很多“術”的發散。
第四,規范不是目的。規范只是告訴你不做錯事情,要取得業績或更好的成績單是規范是不夠的,規范也是基礎,只有在規范之后才有更大更廣闊的提升空間。
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營銷包含什么內容,基本的框架是什么?怎么進行市場分析、怎么進行渠道設計?那么你就好好學習一下營銷管理或營銷學的內容。不要以為這件事情太簡單,往往簡單的事情包含了深刻的含義。舉個簡單的例子,上初中的時候,沒有把課本的內容吃透的學生,特別是理科的學生,到了高中基本上會很吃力,考試成績也好不到哪去?為什么?因為理科是非常系統的學科,沒有基礎,越往上走,感覺越吃力。
營銷也是一樣的道理,既然是一門學科,肯定是很系統的。諸如:營銷4P的框架,只有全面了解了這項內容,在考慮一個市場時,才會不遺漏要素,當然,營銷絕對不僅僅是4P那么簡單,但這是基礎。
舉個例子吧。你不能達成銷售目標。你就要問自己:是產品不好嗎?還是與同類產品比較沒有優勢(價格)、品牌的知名度、形象方面消費者不認可(綜合性價比不高、檔次感、價值感不夠),還是現有渠道商能力不夠、網絡覆蓋不夠,終端推薦力度偏弱(利潤空間少、銷量差等)、對消費者的拉動很少(競爭對手活動很多,搶占、攔截了你的消費者)。找到關鍵問題,也許是一個主要問題,也許是綜合的,但你會找到最關鍵的一環進行營銷突破。
假設產品和價格出現了問題。很可能是產品質量或產品老化造成,價格在渠道穿幫也會造成銷售的渠道阻力,你可以更換新產品,并進行合理的渠道價格體系設定,這樣基本可以解決問題。如果是經銷商問題,要看具體情況,是能力問題、還是經銷商經營競爭品牌沖突造成的。如果是能力問題,建議考慮再選擇一家進行培養,或者進行扶持,強化;如果是經營競爭品牌造成的影響,可以進行考核和激勵,制定更為完善的激勵標準和目標達成考核;也可以培養另外的經銷商進行“威脅”。
當然完不成任務,還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品牌形象很差,沒有知名度啊,你一時也解決不了,人員問題、資源投入等等,雖然有的在你這個層面解決不了,但你要知道問題出在什么地方,你也會向總部提出來。你也能會想其他辦法往其他方面進行思考,這就達到效果了。
有了基礎什么就好辦了,也不至于面對問題束手無策,你就會有一個解決的方向和思路。所以,不知道從什么地方開始的銷售人員,一定要打好基礎,更完整、更系統的、沉下心來學習基本的理論,這樣你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營銷需要“規范”,要“規范”你的營銷系統,而不是“規范”你的思考方式;要“規范”你考慮營銷問題的框架,而不是“規范”你思考問題的內容。這樣,就減少了“不知道怎么辦”的銷售人員,增加了在營銷道路上突飛猛進的銷售人員。
這將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