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混亂的營銷理論,很多人把營銷中的細分形式說成是精準營銷、精確營銷、點對點營銷、面對面營銷和切割營銷等,所有的這些東西其實就是把產品差異化和產品細分,以便對應不同的市場人群。
產品細分之后根據所面對的市場,找一個概念點去對應。不管找什么點,從營銷上講,是創新的也好,不是創新的也好,總之,給了一個需求條件,語言的條件也好,欲望的條件也好,都是給了你一個新的需求概念、新的接受理由。這些理由就是細分出來的產品概念。
細分的任何一個理由都不是大眾化的,都是小群體的。有些本來是不能細分的產品,這時你也要做一個創新條件,讓企業看到這些條件還挺高興,看到和別人不同了,覺著自己的產品有新的利益點了,這就是誤導了。而這時最容易忽視的就是市場的份額做小了,甚至沒有了。這就等于一棵大樹本來是向上長的,創新方式是要把頂頭的芽掐掉讓它橫著長,長出一個大枝杈來跟別人的不一樣,但這棵樹長不高了,長著長著長歪了,長成盆景了。
所以,企業不能把不具備產品條件的產品進行細分,也不能把不具備市場條件的產品細分,企業要考慮市場是不是成熟,也要考慮能不能細分。有些企業說競爭對手只賣一個產品,我賣五個產品,我的市場規模一定比他大。其實不是這樣的,因為這時候市場和產品可能還不具備細分條件,就是說市場接受的不是五個細分產品,可能只是一個共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