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有一句至理名言——“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說的是投資需要分解風險,以免孤注一擲失敗之后造成巨大的損失。其實,如果廣義的對投資進行理解的話,所有合作或交易都可以視為投資,也都適用這句經典名言。
廣大鞋企導入形象代言人,投放電視廣告,建設終端渠道……,每一個舉措都可以視為一項投資。既然是投資,就適“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根本原則,否則,雖然有機會享受集中投資帶來的超值收益,但更有可能擔當集中投資失敗帶來的巨大風險。
剛剛結束的29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了空前的成功,51枚金牌和100枚獎牌的傲人成績令人驚喜。常言道“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田徑110米欄中國選手劉翔的突然退賽帶給國人些許的遺憾。如果說國人僅僅只是遺憾的話,對于那些投資在劉翔身上的近20個國際、國內一線品牌來說,除了前所未有的震憾,還伴隨著巨額的經濟損失!這20幾個品牌賽前大多準備了劉翔衛冕成功或是暫時不利兩套宣傳方案,只等結果一出就順勢進行推廣。殊不知劉翔給出了第三個結果——退賽,令幾乎所有企業和品牌措手不及。歷經震驚之后,除了極個別企業迅速行動起來成功的將損失降到最低之外,大多數品牌則至今仍然深受其害,沒有找到科學的解決方案。劉翔退賽12個小時之后,耐克的“愛運動,即使它傷了你的心”主題廣告閃電刊發,20小時后,伊利的“有夢想,就有下一次的飛翔”主題廣告也進入公眾視野。耐克和伊利之所以成為近20個品牌中顯著的將劉翔退賽的影響和損失降低到最小的兩個品牌,這里邊有深層次的因素。一方面耐克并沒有把寶壓在劉翔一個人身上,除了劉翔還有夢八和一系列的草根運動;伊利也同時擁有郭晶晶、國家乒乓球隊、國家跳水隊、易建聯等多個明星陣容,劉翔退賽之后還有其它同樣耀眼的體育明星頂上;另一方面,耐克和伊利僅僅用了1天就對原有的廣告內容就進行了細微的剪輯處理,刪除了劉翔的形象,更同步推出了引發社會公眾共鳴的特別公關廣告,淡化了劉翔退賽所帶來的風險和公眾壓力。
耐克和伊利勉強可以說是不幸中的大幸,但另外一些把所有的寶都壓在劉翔身上的品牌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劉翔毫無征兆的退賽令企業的經營活動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既定或是進行到一半的關聯活動必須中止,新的廣告一時半刻也做不出來,后期的營銷策略和發展方向都需要做大規模的調整。我們甚至可以說,劉翔退賽給代言品牌造成的潛在經濟損失不下數十億,而影響面就更是達到了幾千個億。
在劉翔身上投入幾千上億巨資,換來的卻是更大數目的損失,實在令人難以接受。如果說這是一個教訓的話,那么這個教訓未免代價也太大了些。但事實就是如此,無論是誰也無法改變。劉翔退賽除了帶給我們震憾和損失,還必須帶給我們寶貴的經驗。耐克等國際品牌之所以能夠將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其根本原因即在于它們具有豐富的體育資源投資經驗,一絲不茍的貫徹了“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原則,對投資進行有效的分散,在享受收益的同時也兼顧了風險的規避。
當然,大多數中國企業因為兩個方面的原因暫時還做不到這一點。一是受經濟實力限制,投資總額偏小,集中還來不及,就更不用說分散投資了;二是受到經驗限制,缺乏對風險的判斷和有效的規避機制。
如果我們站在未來五年、十年的歷史角度來看,劉翔的退賽給贊助企業帶來的影響和損失其實只算是一個小問題,中國企業界科學投資意識和風險規避機制的缺失才是一個巨大的問題。眾所周知,中國即將成為未來50年誕生世界性大企業最多的國家。中國的萬科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產商,中國石油也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之一,中國將涌現出一大批世界領先企業,這些企業無論在綜合實力還是市場規模上都將引領這個世界。到那個時候,我們的企業不缺資金,只缺經驗。如果到那時仍然無法科學的運用分散投資的理念,建立有效的風險規避機制,到時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就不可估量了!
因此,對于廣大企業來說,此次劉翔退賽的危機具有極其寶貴的歷史意義,將開啟廣大企業的投資風險意識,健全企業的投資理念。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過三五年看,劉翔的退賽將不再是一個損失,而是一筆巨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