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油化工安全事故的70%都是由密封件泄漏引發,因此防泄漏一
直是個世界性難題。日前,從中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獲悉,
這一難題已被該公司員工趙林源破解。他主持進行的“機械密封技
術改造”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趙林源是一名普通員工,從業后自學了機械密封設計和安裝、機
械密封原理、金屬材料學、工藝加工等課程。十幾年來,他自己測
量、自己畫圖紙,對密封件進行改造。在對一套美國進口設備的密
封件改造中,其使用壽命從幾天一換,變為6年一換,而國外最高紀
錄也僅為3年一換,創造了目前世界上最高紀錄。從業至今,他已先
后對75套進口設備的密封件進行了81項國產化改造,為企業創造價
值2500多萬元。
專家認為,“機械密封技術改造”意味著機械密封裝置實現了國
產化,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結束了密封裝置依
靠國外進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