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門窗標識工作,促進門窗行業技術進步,確保建筑節能取得實效,2010年6月1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門窗節能性能標識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用3年左右時間,對規模以上門窗企業的主要產品進行節能標識。由于門窗耗能約占建筑圍護結構能耗的50%,占建筑總能耗的25%,因此,提高門窗的節能性能成為確保建筑節能取得實效的重要手段。而門窗標識制度的進一步推進,將對促進節能門窗的開發應用、推動門窗行業技術進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門窗應用混亂催生門窗標識
目前,我國建筑門窗的用量很大。按年均竣工房屋建筑面積20億平方米、窗地面積比14計算,每年新建房屋建筑的門窗用量約5億平方米。同時,隨著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的推進,400多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對門窗的需求量將是驚人的。
研究結果表明,建筑門窗是建筑圍護結構最薄弱的環節。在建筑總能耗中,圍護結構導致的采暖空調能耗可以占到建筑總能耗的50%以上。建筑門窗是建筑圍護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造成的能耗占圍護結構所導致能耗的50%。
另外,在影響空調制冷負荷的因素中,門窗的影響遠遠大于圍護結構其他部位的影響,這對于夏熱冬暖地區和夏熱冬冷地區的建筑節能更為重要。
據統計,我國的門窗企業超過1萬家,生產能力超過5億平方米/年,但成規模的企業較少,更多的是規模較小、水平較低的企業。很多生產企業普遍缺乏研發力量和有效的管理手段,產品仍處于低水平重復生產階段,建筑門窗企業已經呈現生產能力特別是低端產品生產能力過剩的狀態。
盡管現行節能標準對門窗的節能指標作出了明確規定,但一直以來我國的門窗應用狀況都不甚理想,甚至是混亂的。一方面,目前市場上低端產品充斥,采用性能優良的塑料型材、鋁合金型材,配優質中空玻璃LowE玻璃的門窗,僅占10%左右。行業整體技術水平低,門窗的節能性能指標與節能標準有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區域復雜,同樣的窗戶應用在不同氣候區域,其節能效果差異很大。市場上銷售的門窗產品通常沒有關于節能性能完整的指標,建設方、設計者或其他用戶在選用窗戶時缺少技術依據,難以作出正確合理的選擇,有時僅憑門窗生產企業的介紹或產品的外觀作出選擇,更有甚者僅憑價格來盲目地選擇,導致選用的窗戶不適合本地區、本建筑物,不能滿足節能標準的要求。
工程建設的招投標、產品進場和竣工驗收中,盡管需要出具門窗的檢測報告和進行抽查復檢,但現實工程中門窗的節能性能依然存在問題。主要是因為目前檢測施行的是送檢制度,實驗室只對來樣負責,檢測報告對應的產品和工程中實際產品是否一致,需要借助產品進場抽查復驗。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07中規定,復驗抽樣應從進場的門窗中進行抽取,而實際上很多工程驗收采取的是變通方式,即在監理的見證下由門窗企業重新制作標準規格的窗戶進行復驗。這實際上難以真正起到復驗的作用,同時又讓企業額外付出檢測費用。
鑒于建筑門窗的生產應用現狀和面臨的緊迫形勢,從2002年初開始,圍繞如何建立新的管理模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會同有關建筑節能標準的主要編制單位、科研院校、行業協會和生產企業,組成研究工作組,開展了“建筑節能門窗研究及標識推廣”的項目研究工作。在2002年至2006年間的近4年研究過程中,項目組充分借鑒了美國、澳大利亞、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實施建筑門窗標識的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國情,開展了建筑門窗節能性能標識的技術和管理等研究工作。原建設部于2006年12月29日印發了《建筑門窗節能性能標識試點工作管理辦法》(建科[2006]319號),標志著我國建筑門窗節能標識試點工作正式開始。
門窗標識規范建筑門窗市場
門窗標識(全稱“建筑門窗節能性能標識”)是一種信息性的標識,客觀反映標準規格門窗的4項與節能密切相關的指標,即傳熱系數、遮陽系數、空氣滲透率、可見光透射比。門窗的傳熱系數、遮陽系數、可見光透射比這3項指標可以通過模擬計算和檢測兩種途徑獲得,標識中這3項指標以模擬計算的結果為準。空氣滲透率只能通過實際檢測獲得。
目前,我國門窗標識的申請遵循自愿的原則,標識證書有效期為3年。門窗標識實施的主要機構之一是門窗標識實驗室。門窗標識實驗室是按照原建設部《關于印發<建筑門窗節能性能標識試點工作管理辦法>的通知》(建科[2006]319號)和《建筑門窗節能性能標識實驗室管理細則》(建標工[2007]13號)的要求確定的,承擔企業生產條件現場調查、產品抽樣和樣品節能性能指標的檢測與模擬計算、出具《建筑門窗節能性能標識測評報告》等工作。第一批門窗標識實驗室于2007年10月9日確定并公布(共11家)。
前不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了有關門窗標識的《通知》,《通知》的出臺將在規范建筑門窗市場、推動門窗研發和應用以及建筑節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門窗標識是通過客觀事實反映門窗具體節能性能的指標,它是門窗企業向建設方、消費者、工程技術人員和政府提供衡量門窗綜合指標的一把尺子,以此判斷門窗節能性能的優劣。根據標識,建設方和設計人員可以選擇符合要求的門窗,購房者可以了解門窗的節能品質,建筑節能主管部門和監督部門可以判定門窗是否滿足節能要求。
對于工程中采用的獲得標識的門窗,可以不受規格尺寸的限制,通過隨機檢測玻璃、檢查框的斷面構造和節點、驗算節能性能指標,并將結果與標簽的內容進行核對,就很容易地復驗出工程中采用的產品是否與標簽一致。同時,上述復驗手段比產品進場抽樣檢測更便捷,費用也低廉。門窗標識能夠客觀反映門窗的性能指標且容易復驗,這樣可以有效區分門窗產品的優劣,能夠防范建筑門窗的魚龍混雜、良莠不分,從而規范建筑門窗市場、保證門窗行業的健康發展。
事實上,標識在歐美發達國家已實施多年,并被證明是一種能夠有效推進建筑門窗研發、推廣使用和監督管理的模式。從歐美國家實施標識的效果看,門窗標識在推動企業不斷加大研發力度、開發更節能的產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由于門窗標識客觀反映了各企業不同產品的節能性能指標,產品之間性能優劣對比一目了然,這就促使產品性能較低的企業產生危機感,通過改進工藝、增加技術含量來提高產品的品質,而原本產品性能較高的企業也會不斷加快技術研發,從而生產出品質更高的產品,保持產品的競爭力。
門窗標識工作有序推進
為推進門窗標識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門窗標識管理文件,確定了技術要求和標準。自2007年初開始,標準定額所圍繞標識試點工作,制定了標識實施的有關實施細則和管理規定,確定了有關技術文件,編制了行業標準《建筑門窗玻璃幕墻熱工計算規程》JGJ/T1512008,并成立了標識專家委員會,培訓和確定了第一批標識實驗室。目前,正組織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模擬計算軟件,并著手建立中國玻璃數據庫。2009年初,正式受理企業的委托,開始標識測評和證書發放。截至目前,已有32家企業的150個產品獲得標識證書,部分產品已經在工程上得到應用。目前門窗標識的有關管理和技術等基礎工作已基本完善,具備了扎實、全面開展標識工作的基礎。
下一步,標準定額所將按照《通知》的要求,開展如下工作:一是每年開展2次3次的培訓工作,培訓對象包括標識實驗室從業人員,門窗生產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工程設計、監理、質檢等技術人員以及建筑節能官員;二是近期將根據培訓結果以及對標識實驗室的考核結果,再確定一批標識實驗室,擴大標識實驗室隊伍,逐步實現門窗標識實驗室在全國范圍內的合理布局,提高標識測評能力,從而加快標識測評和證書發放工作;三是每年開展標識實驗室考核和比對工作,確保測評結果的準確性和可復驗性,同時要開展標識實施的監督檢查,確保門窗標識工作有序健康地開展;四是研究促進和規范門窗標識市場發展的政策措施,結合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制定門窗標識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相關的協同推進機制和門窗標識管理機制;五是開展門窗標識制度宣傳,發揮網絡、電視、報刊等媒體的作用,加大門窗標識工作的宣傳,使更多的企業、工程建設各方主體和社會公眾充分了解門窗標識制度、正確使用門窗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