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門行業發展12年以來,泥沙俱下,未來兩年木門行業到底會怎樣?在這個大環境中,還有利潤可賺嗎?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2009年,部分企業出現第一次被“洗牌”的征兆,市場與產品出現結構性過剩,但上次的調整,顯然心理上的因素比較大,80%——90%的木門企業仍然高歌猛進,銷售量與銷售額沒有受到根本性影響。
但到了2011下半年,大約70%的企業在店面零售上(非工程單),銷量出現明顯下滑,有的甚至降幅達50——60%,這就意味著實質性的調整已經開始。筆者認為,2012年到2013年上半年,木門行業將進入第二次調整(本質上是房地產成交量的觀望期、徘徊期、低迷期與木門行業本身的產能階段性過剩使然),但二次調整后行業仍將小幅向上發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房地產的調整是階段性的。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政府更不愿意“砸自己的腳”,斷了銀行的“退路”。最終選擇是,讓20%——30%的房地產開發商死掉。降價與持續的“限購”政策,會讓一部分投機客被套牢或收斂一些,但 2012年底或下一年初,預期會出現適當的“購買價位”,會出現觀望者介入買房的新一輪時機,2013年下半年預計會產生“門類采購”的新一輪實際需求 (新房入伙期)。
2.今明兩年,行業利潤率小幅下降,木門企業死25%是好事,這部分市場容量恰好讓其他企業產能來填補。受原材、人工、物流成本上升及行業惡性競爭等影響,工程室內門毛利受到壓縮。天津一家企業每套工程門(有的800元),毛利僅在16%左右,5%——7%是凈利潤,稍有不注意就到成本線了(不賺錢)。零售室內原木門利潤呢?舉一個例子:每立方米6000多元的美國紅橡,約可做4套門料(原材成本每套約1500元),加上生產(含油漆)、營銷成本與利潤,成品門出廠價每套為2300-2500元。零售價不在4000元以上,就很難賺錢。
3.無全國性大品牌,《木門窗》國家標準在草擬但還沒正式出來。要改變室內門不能批量、大規模生產現狀,就要實現門的庫存化,就要改變非標門洞,歸功到底就要動搖或改變建筑體制(門洞尺寸預留是在建筑中規劃的)。這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標準都不完善的行業,一般是不成熟、處于發展階段的行業,而當一切完善、健全了,發展機會卻反而小了。數據顯示,木門行業產值2011年預計800億元,但迄今為止,仍沒有一個憑品質、服務獲得知名度的全國性木門品牌,并讓老百姓徹底接受的,木門品質、服務、配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外,五金、設備、輔料企業也在“磨刀霍霍”,但仍沒有知名大品牌,比如木門涂料市場容量大概在 30余億元。涂料企業有信心也是基于“諸侯混戰”,才更有機會介入。
4.40%——50%的木門市場份額,還掌握在現場做木門的裝修隊手中。工業化、規模化的木門企業,還需要擴大知名度,降低單位成本,做好品質,做好服務,做好配套,才能從他們手里擠占更多的市場份額。比如,平板門(表面不復雜的、不帶深度異型雕花的)一平方米油漆材料成本是40多元,一套平板木門(油漆材料、人工成本)在150-180元之間,一套表面復雜一些的(開放式漆)成本大約在200-300元之間。如何去優化成本做出更好的品質,如何去打 “環保牌”,如何去擊敗現場做工的復合門(每套價格在1000-1200 元之間),那就需要企業與行業相關方面一起努力,拿到這個市場的話語權。
5.一、二線城市較為擁擠,三、四線城市發展空間相對寬松。根據亞太傳媒上兩個月的一線門店調查顯示,在零售上,地縣門店最愿意經銷門窗產品,他們的潛力目前沒被充分挖掘出來。深圳一門企,2個月時間內,在佛山、惠州發展總代理商3家,利用3個月免費鋪樣板策略迅速招募各地經銷商20多家。當然,三、四線市場要求企業的產品定位、產品結構、價格體系、物流售后及營銷團隊等,有相應配套才能奏效。同時,工程也不能忽略,按裝修房在一線的推廣,二線的擴大,三、四線的滲透,以后住宅、酒店、學校、銀行、醫院、市政等工程的推進,與房地產商(工程商)建立初步對接,也將產生新一輪的市場需求。
6.室內房門中,木門主要對手是鋼木門,但近年來,部分鋼木門企業基于產品陷入低端的困境,可能會撤離資金,留出更多市場空間。而室內生態門呢?雖然博洛尼與頂固在國內率先提出生態門說法,但產品卻叫好不叫座,發展了3-5年,卻賣不動。浙江一家門銷售的出生態門企打每套680元的價格,生態門像鋼木門一樣,又一次受到嚴重打擊。目前,后者基本上沒有對木門產生實質性影響,僅成為室內門的絕對配角。因此,木門企業要在近一到兩年內,苦練內功,做好產品,做好服務,做好配套,做好品牌。室內門市場空間仍然會比較大。
7.室內房門中,木門的新的對手比如新材料類室內門,尚處于發展之中,一至兩年內很難形成大的格局。比如,星星套裝門的“竹門”,市場格局已定;金迪是 “免漆門—PVC門”的鼻祖,但難以沖擊木門;奔奔目前已成為“木塑高分子門”代表,但與木門相比,其處于低端市場,很難形成真正影響。而深圳多爾無縫晶硅科技門(一體成型、生產周期快、環保、不開裂、不變形)是否能成為下一個新材料、新工藝的代表者,從而掀起“門業革命”,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8.善用投資,正確用錢,將考量門企的控盤能力,用得恰當將會引發新一輪增長。屬于制造業的門企,獲得龐大資金不容易,有的會拉動企業進入新的發展期,但同時還需要謹慎。在與投資商周旋“拿地、拿(建)廠房”的同時,應提防投資商打著借錢、投資的名義實則打包高價出售資產(一般一出手或借或投 1000 萬——2000萬元現金,的確對門企老板產生巨大吸引力),但有的是變相“盤活壞資產”,賣了壞資產,賣了存地,而木門企業則是陪填了辛苦錢,被銀行信貸資金套牢,為融資商買單。
總之,在目前調整階段,特別是在第二次調整期,不論是木門企業,還是鋼木門、生態門、鋁門、新材料室內門企業,一方面固然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另一方面更要做好產品,搞好營銷,提升管理,看到前景,營造下一輪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