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綠色市場水產部,商戶們對搬遷的消息要敏感得多。在綠色市場經營6年多的商戶張先生告訴記者,水產部的商家經過經年累月的積累,商鋪普遍都是長期的投入才形成如今的規模,一旦大規模甚至整體搬遷,將造成巨大的損失,“商鋪內的各種設備將被浪費,這樣的成本該由誰負擔?”綠色市場管理辦公室一位何姓負責人告訴記者,四五年前蘭州市就準備實施綠色市場的搬遷,但后來不知何故不了了之,近兩三年來,隨著市場搬遷聲音的沉寂,許多商戶又開始慢慢加大投入。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綠色市場于1996年開始建設,兩年后正式啟動運營,2000年左右,原鐵路局市場因退市還路被拆除后,許多商家轉入綠色市場經營。這兩年市場搬遷的消息沒有了,商戶們人心穩定,又都開始投入資金裝修商鋪,以市場內最大的水產商鋪‘榮華海鮮’為例,去年就投入50多萬進行了內部裝修。”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綠色市場水產部的200多家商鋪,近兩年普遍進行了重新裝修,“投入少的有一二十萬,多的六七十萬。”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巨大的投入如何承擔外,商戶們對于搬遷的擔憂,還有如何保持水產品的鮮活性?“水產、海鮮和蔬菜、糖酒干貨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對鮮活性的要求更加苛刻。”該負責人介紹說,目前綠色市場水產部的商家承擔著向市內大小餐館、酒店提供水產品的重任,“酒店一個電話過來,商家就得立刻送貨過去。而一旦水產部搬出城外,長距離的運輸將對海鮮的鮮活構成致命打擊,時間一長,魚蝦送過去就死了,許多商家是不會要的,即使還要,價格至少也要掉1/3。”
“隨著城市的發展,這些市場面積狹小、布局混亂、管理滯后等問題日益突出,搬遷、整合成為必然的出路。”
2月25日,蘭州市商務局副局長楊進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八大市場的搬遷方案還未出臺。
對于這些市場搬往何處,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認為,雁灘建材市場搬往何處尚無定論,“因為蘭州市還沒有在城外建成固定的建材批發市場。”但根據蘭州市的長期規劃和現實狀況,張蘇灘蔬菜瓜果批發市場一、二、三部和綠色市場水產部只能搬往大青山。
但許多商家面對搬遷消息已在未雨綢繆,投資商也在加大力度吸引客商。去年10月,大陸橋集團投資20億元,在北龍口開建名為“北龍口國際建材裝飾城”的大型批發市場,作為北龍口國際商貿物流中心區的一期項目,占地400多畝,將于今年5月完工。該項目負責方、大陸橋集團甘肅鼎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旭峰告訴記者,北龍口國際建材裝飾城將于今年6月開業,未來該地區還將建設包括石材、水暖潔具、五金機電、燈具燈飾在內的多個家居建材批發區,“事實上雁灘建材市場二部很多石材商家已多次向我們提出加快建設石材區的意向。”
而記者近日走訪大青山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時看到,正在建設的新市場已顯露雛形,500多畝的寬闊土地上,幾十排雙層商鋪主體結構已經完工。大青山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這里的成交量已較搬遷前的張蘇灘市場增加2-3倍,輻射包括西寧、銀川、哈密、拉薩在內的天水以西的廣大地區。該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新市場的商鋪主體已基本完工,新市場投運后,現有市場260多畝土地將建成生活區。據了解,新市場將有500多畝,完全容納得下張蘇灘市場的商戶。但該負責人同時表示,“綠色市場水產部的大多數商家近兩年都進行了自身升級,因此這一市場的搬遷可能比較難了……我們在新市場預留了100多畝土地,將來一旦水產市場搬過來,將為商戶建設相應的商鋪。”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八大市場經過多年的運營已經發展為全省乃至西北地區的相關產品集散地。但“隨著城市的發展,這些市場面積狹小、布局混亂、管理滯后等問題日益突出,搬遷、整合成為必然的出路。”對此,綠色市場管理方相關負責人也深有感觸。“綠色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交通擁堵,將來南山路全線貫通后這一問題將更加突出。”
那么,大型批發市場搬遷出城,會不會造成物價上漲呢?
一位不愿具名的城市規劃專家指出,大型建材、蔬菜批發市場出城入園是蘭州市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這些市場外遷后,很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結果。“以張蘇灘蔬菜批發市場為例,如果此次全部遷到大青山,以后城區菜市場商販的進貨成本將會增加,有可能造成菜價的上漲。”另外,建材市場外遷后,市民自主進貨裝修房屋可能將成為歷史,“運輸成本太高,建材本身的價格可能還不及運費高,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今后房屋裝修材料的購買將徹底被家裝公司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