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患
我市大部分建筑物玻璃幕墻上用的結構膠使用期為10年,超過10年就可能發生結構膠老化、受力構件變形錯位松動、雨水滲漏、玻璃開裂損壞等問題。
新規
今后,我市采用建筑幕墻的建筑,周邊需設置挑檐、頂棚等遮擋防護設施或者綠化帶、裙房等緩沖區域。
玻璃幕墻美觀、現代,但近年來各地頻發玻璃自爆、脫落的“玻璃雨”事故,也讓越來越多的市民擔心起頭上這枚“不定時炸彈”。據不完全統計,廈門使用玻璃幕墻的項目約有1000個左右,其中有259個項目超過10年,已進入“高齡”。記者昨日從市建設與管理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將進一步敦促業主單位對期滿10年的玻璃幕墻建筑開展自查、安全鑒定等工作,為市民出行安全撐起“保護傘”。
定期公布“高齡”玻璃幕墻
從2011年開始,我市著手對全市高樓大廈進行普查,將玻璃幕墻建筑的基本情況建檔登記,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通過建立一套覆蓋建筑物施工時間、投入使用時間、面積、玻璃幕墻性質的建筑管理電子檔案,為廈門每一幢玻璃幕墻建筑建立‘身份證’,信息情況一目了然。” 市建設與管理局建材與節能科技處負責人表示,從今年開始,市建設與管理局將根據已建成的《廈門市建筑幕墻工程監管信息系統》查閱每棟大樓的建成年限,對外公布使用期滿10年的玻璃幕墻建筑,敦促業主聯系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開展定期“體檢”。
玻璃幕墻建筑需要專業機構、專業儀器“診斷”。據介紹,我市大部分建筑物安裝的玻璃幕墻多為隱形、無框,依靠結構膠黏結玻璃板和金屬結構,且結構膠的使用期為10年。若使用超過10年,就可能發生結構膠老化、受力構件變形錯位松動、雨水滲漏、玻璃開裂損壞等問題。
“對玻璃幕墻的日常維護保養、定期檢查、安全性鑒定等是業主應盡的義務,要及時排除安全隱患,才能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建設與管理局建材與節能科技處負責人說,對玻璃幕墻建筑進行安全性鑒定,必須請有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測。市建設與管理局將于近期對外公布省內具有專業資質的檢測單位,同時向“到期”的大樓業主發出告知函,監督敦促其進行無損檢測,一旦發現隱患立刻整治并采取防范措施。
據悉,我市今年也將出臺有關規定,強化建筑物屋面、外窗的節能設計規范,對全玻璃幕墻的使用進行規范和限制。
新規完善玻璃幕墻安全措施
該負責人表示,確保玻璃幕墻的安全使用是大樓物業全體業主的共同責任,業主委員會應將玻璃幕墻的安全使用巡查,作為委托物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并確保及時從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撥出專款用于除險和更新玻璃幕墻;單一業主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應及時向財政部門申報除險專項資金。此外,對于業主責任不清晰或存在糾紛的有險玻璃幕墻,可探索建立專項除險資金先行除險后向有關責任人追討的制度。
從今年4月1日起,我市將施行的《廈門市建筑外立面裝飾裝修管理規定》在完善建筑幕墻安全保障措施,降低幕墻板材、框體、玻璃爆裂墜落傷人的風險和危害作了規定。
今后,我市采用建筑幕墻的建筑,其周邊將設置挑檐、頂棚等遮擋防護設施或者綠化帶、裙房等緩沖區域;建筑幕墻下有出入口、通道或者人員活動場地的,將設置遮擋防護設施,其伸出墻面長度不小于1.2米,并具有抵擋上部墜落物撞擊的強度。
《規定》還指出,商業中心、交通樞紐、醫院、學校、文化體育場館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以及臨街建筑,需要在二層以上采用玻璃幕墻的,應當使用安全玻璃,并采取防墜落措施。玻璃幕墻采用鋼化玻璃等易爆玻璃的,應當采取粘貼安全膜等安全措施。
在防范光照污染方面,新建建筑采用玻璃幕墻、金屬幕墻的,應采用低輻射率鍍膜玻璃、非拋光金屬板,不得采用鏡面玻璃、拋光金屬板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