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160多個城市擁有不同程度大大小小的產業集群約數千個,廣東玻璃產業集群借助廣東市場容量和出口便利的優勢,規模和產值遠超于其他玻璃產業集群。目前,廣東已成為我國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生產、出口和效益大省,優質浮法玻璃生產能力居全國第一,玻璃深加工生產能力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其地位在全國玻璃行業中舉足輕重。
地利人和一個都不能少
如果說浙江產業集群的發展是由于當地內部的動力——地方創新文化和企業家精神驅使,那么廣東產業集群的原動力則更多的是來自“外部”——外商直接投資和當初的“三來一補”政策。
廣東玻璃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雖然仰仗了其優越的區位優勢,但最主要的還是依靠其不可替代的市場優勢。廣東玻璃協會秘書長黃少塔介紹說:“廣東電子業、家具業、建筑裝飾業、照明業、汽車業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在全國都處于領先地位,拉動了玻璃產業深加工的巨大市場需求,這是其能夠快速發展最主要的原因之一?!?/p>
目前,廣東珠三角地帶集中了中國電子企業的65%,建筑業的規模競爭力和市場需求能力均排在全國第一,照明產業在2006年占據全國產量的80%,另外,廣東還是我國最重要的汽車制造基地之一。
廣東省4000多家建筑玻璃、電子玻璃、照明玻璃企業,占全國同業總量32%的玻璃深加工機械企業以及74家玻璃生產企業則是廣東玻璃產業集群最具活力的主體,就是這些有活力的企業,擁有著玻璃深加工的冷、熱生產機械及設備;就是這些有活力的企業,提供了全國三分之一的玻璃深加工產能;就是這些有活力的企業,使得廣東的優質浮法玻璃生產能力占全國第一;就是因為這些有活力的企業,廣東玻璃產業集群才能夠在全國玻璃業中舉足輕重。
這些頗具活力的企業自發聚集在廣東,數量也慢慢增至如今這個規模,但是廣東玻璃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卻不僅僅是由于這些企業數量的增加。畢竟這4000多家的企業,95%以上都是屬于中小企業,他們有其靈活、敏銳的優勢,但是資金、技術、人才都會成為制約其發展的因素。當市場不景氣時,單個企業很難面對玻璃市場需求增長趨緩、產能過剩加劇、環境約束增強、行業效益下滑等嚴峻挑戰,勢單力薄的企業除了在價格上的惡性競爭之外,幾乎是一籌莫展。
但是,廣東玻璃產業集群依然保持著較好的市場狀態,這正是因為它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有行業協會的引導,有龍頭企業的榜樣,還有眾多中小企業的團結、互助和信任。
黃少塔說:“轉型,對于一個產業,一個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很難的蛻變過程。但是面臨目前的狀況,轉型是必須要做的,再難也要去做。為此我們協會一直努力推動廣東玻璃行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技術創新和節能減排為著力點,將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和高端產品、延伸產業鏈作為協會工作重點。”
廣東省最大的浮法玻璃企業信義玻璃的副總裁楊建軍告訴記者,信義玻璃擁有國內最大的汽車玻璃和建筑玻璃產業基地,一直以來都與同行保持良好的合作競爭關系,或許也就是這種良好的關系,才使得他們能夠成為現在的信義。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授級高工的楊建軍書卷氣十足,他說:“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定期參與組織行業市場協調會議,與其他企業共同面對和解決市場上遇到的困難,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我們不僅為廣東玻璃產業集群成為國內最具競爭力的產業基地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更愿意為引領全國玻璃產業發展助一臂之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