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隨著裝飾裝修建材市場的啟動,各類住宅裝修建材紛紛以嶄新面目出現在各種門類市場上,外貼各式中高檔木皮的實木復合門,受到新步入裝修行列的消費者喜愛。
所謂實木復合門,一般是指以實木作為基材,以天然木皮作為飾面的復合門。總之,從里到外都要求是木材。
目前市場銷售看好的實木復合門,多是以白松作骨料,以實木封邊,外覆進口木皮,經過高溫加壓后制成。此種木門在發達國家也很有市場,這是因為白松材質好、自然清香、不易變形、含水率低,作木門骨料可謂非其莫屬。而飾面木皮則根據消費者的不同喜好,品類繁多,如楓、櫸、胡桃木等。
2010年下半年以來,“房產新政”的影響終于在家居行業顯現出來,企業銷售額普遍下滑,最多的下滑40%-60%。在一片“買賣不好做”的叫苦聲中,一個奇怪的現象隨之而至:產品價格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不斷往上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實木門,上漲幅度都在10%以上,似乎不漲價就不時髦。不過,這種“漲價”風潮對于消費者來說并沒有明顯的感覺,因為上漲的是成本,人們看到的是虛高的市場價,而這個標在價簽上的價格,全憑廠商一張嘴說了算。專家提醒消費者買實木門時最好選擇品牌,并當心價格“貓膩”。
北京代理商馮小姐最近頗為苦悶,有兩個顧客11月28日前來訂一個月前看好的一款實木門時,發現價格與當初核算過的增加了不少。顧客堅持按原來的價格訂貨,馮小姐看著廣東總部的一紙通知犯了愁:不按原價給顧客下單吧,顧客就不要這件貨了;按原價開單吧,自己得賠8%。原來,她11月初接到廣東總部的通知,從11月8日開始,她代理旗下四款產品全面上調出廠價格,上漲幅度是8%。
實際上,像馮小姐這樣遭遇廠家強行漲價的狀況在北京各大賣場里比比皆是。就在一周前,在紅星美凱龍東四環店強力實木門展廳里,銷售人員就在忙著重新寫價簽,把舊價簽換下來。“如果還按原來的價格賣要虧本,我們把價格稍微調高了些。”該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上調幅度大約在30%左右,倘若趕上賣場做活動,價格還會往上稍微漲一點,否則活動力度太大,廠家根本吃不消。
按照市場基本規律,漲價往往是緣于產品供不應求。供需平衡被打破,物以稀為貴,漲價自在情理之中。然而,這一輪實木門漲價潮卻是一種“怪象”:實木門廠商都在喊“生意不好做”,不但不降價反而漲價!
業內人士表示,“房產新政”到2010年下半年終于在實木門體現出來,市場需求不旺,和去年同期相比。與此同時,各項成本在不斷增加,逐年提高的人工成本也不容忽視。近幾年來,隨著居民收入和物價全面提高,工人對薪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凡是手藝嫻熟點兒的技工,工資一般都在4000元左右,有時一些特別工種的工人工資更高。“不能委屈了工人,但也不能讓意風全部消化人工成本,迫于無奈我們的產品只有漲的份兒。”
原材料少了,價格自然一路飆升,比如水曲柳木,現在已由過去的每立方米幾百元飆升至1500多元,用水曲柳木做的實木門,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正在上漲的原材料不單單只有木材,還有制造實木門必須用到的油漆、五金配件等。如果是軟體沙發,還涉及到棉花等材料。另外,工廠采購及運輸成本加大也是實木門漲價的直接原因。“大家都知道汽油漲價了,那么隨之而來的肯定就是運費提高,從而導致成本提高,漲價也就是理所當然。”
據悉,2010年下半年以來,實木門企業整體銷售形勢不容樂觀。不少企業下滑幅度高達60%,在一些主流賣場里,即使排名前十名的企業也未必能盈利。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紛紛打出了漲價牌,實屬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