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12月12日指出,盡快推出鋼材等商品期貨新品種,上期所負責人15日表示,將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精神,為盡快推出鋼材期貨做好準備。 據上海證券報12月16日報道,12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在最新發布的"金融30條"中明確指出,推動期貨市場穩步發展,探索農產品期貨服務"三農"的運作模式,盡快推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鋼材、稻谷等商品期貨新品種。這也是國務院層面近來首次對期貨市場未來的發展進行詳細闡述。上海期貨交易所相關負責人12月15日表示,上期所將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金融支持經濟"的精神,為盡快推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鋼材期貨做好準備工作。種種跡象表明,期貨新品種上市已經進入倒計時。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前11個月,中國期貨市場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共成交12億手,成交金額達65.7萬億元,同比2007年分別增長88%和84%;期貨市場投資者開戶數從2002年底的7萬戶增加到目前的58萬戶,增幅達7.3倍;客戶保證金由2002年底的64億元增加到目前的500億元,增幅達6.8倍。這足以證明,中國期貨市場的規模早已今非昔比,但若與股票市場動輒上萬億的市值相比,期貨市場差距不言而喻。因此,有關上市更多期貨新品種、推動期貨市場進一步發展的呼聲在業內此起彼伏。 事實上,管理層對于推出期貨新品種的態度始終頗為謹慎。自2008年1月9日黃金期貨合約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掛盤交易以來,尚沒有任何一個新品種獲批掛盤交易。在此期間,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報的生豬期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報的鋼材期貨、鄭州商品交易所上報的早秈稻期貨,乃至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報的股指期貨,都曾被認為是年內最有希望推出的"大熱門",但由于種種原因,上述品種至今仍未取得上市資格。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中國期貨市場僅有17個交易品種,難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對于國辦"點名"鋼材期貨和稻谷期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表明管理層的態度是優先上市關乎國計民生的"大品種"。從2008年下半年起,全球鋼鐵價格持續大幅回落,作為中國重要的支柱產業,鋼鐵一旦出現全行業虧損,后果相當嚴重。廈門國貿期貨常務副總經理董曉亮強調,螺紋鋼、線材等鋼材期貨的上市可以給現貨企業多一個銷售渠道,減少或避免因鋼價暴跌帶來的損失。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