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發展規劃 規劃一: 加快產業規模結構調整,實現總量控制,加快企業間的調整、整合,促進企業間實現聯合、重組、兼并、收購,鼓勵大型企業嚴格控制規模,合理分散產能布局,在全國范圍內爭取早日實現以大型企業為主導、中型企業為支撐、小型企業為輔助的大、中、小并存的產業規模結構格局。 1、行業主產品的加工能力總量實現少增加或不增加,鼓勵向周邊國家轉移加工能力。目前,市場上的異型材加工能力在350萬噸/年、門窗加工能力在4億平方米/年,從市場實際應用量來看,異型材在180萬噸/年、門窗在2.0億平方米/年。由于供需差距巨大,行業中出現惡性競爭、短期行為加劇、急功近利等多種不良行為。不切合實際情況大量增加行業總生產能力,勢必造成低水平、同水平重復建設和有限資金的不良占用,其結果更加拉大行業供需矛盾,激化各種關系,因此要對總加工能力實現總量控制。力爭"十一五"期間使存在于市場上的異型材總產能控制在400萬噸/年以內,門窗加工能力控制在4億平方米/年左右,基本不再增加。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企業到周邊友好國家建廠。 2、企業在產品產地區域范圍內的加工能力總量被逐步控制。某個企業在某個省區或某個大經濟區的規模應有一定的限制,受環境條件、企業自身條件等的限制,企業規模在適當數量以內是經濟、合理規模,當遠遠超過這個規模后,產地區域不能消化巨大產能,勢必造成區域內供需狀況的惡化,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所以企業要對規模總量實現控制。如塑料異型材及門窗產品屬于區域范圍銷售的產品,不適合跨區域遠離產地長途運輸銷售。一般情況下,在一個省區內的企業其型材產能規模應控制在6萬噸/年以內,銷售半徑應控制在500公里以內;門窗20萬平方米/年以內,銷售半徑應控制在200公里以內。即便在應用較好、市場空間巨大的國家三大經濟區域內,某個企業的型材產能規模也應控制在10萬噸以內。企業現狀如果已經超出上述總量,企業應考慮轉移、分散高度集中的產能,達到產能的合理、分散布局。 3、加快企業間的調整、整合,促使在本計劃年度內完成一次大的優勝劣汰過程,促進產業提升。在行業快速發展過程中,大批業外人士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各自的起點水平不同、綜合實力與能力也不同,致使企業間形成多方面懸殊的差距。再加上行業的產能已經遠遠超過了市場的需求,因此企業的生存環境已經惡化到相當嚴重的程度。今后,企業要不斷研究市場,進行提升變化,百倍精心以適應市場需求,同時,企業自身還要不斷地進步、發展獲取生存的空間。而對于那些不善經營、不思進取、投機鉆營、不講誠信的企業,在今后的市場競爭中極有可能被淘汰出局。通過大浪淘沙,行業會不斷得到提升、進步,更加適應行業國際化發展需求。在"十一五"期間,在全國范圍內,促使總量50~80萬噸/年產能被兼并、整合、收購、重組。 規劃二: 促進行業向適應國際化市場需求方向轉變,適應國際化市場的分工變化,確立我國塑料異型材及門窗行業在國際化市場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主導產品的國際化市場份額。 1、培育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國際型現代化企業。 2、培育發展適應國際化市場的跨國公司或跨國集團公司。 3、盡快實現專委會組織國際貿易、對外交流、中外合作工作重點的轉移。 在"十一五"期間,將逐步實現型材與門窗綜合出口量占型材年度總產量的15%。將逐步培育出一批以面向國際市場為主的原輔材料、設備、模具、型材、配件企業。 規劃三: 適應我國市場發展總需求,調整產品品種與質量。在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十一五"期間,節約能源、合理利用資源、推廣應用化學建材等仍將是國策,面對能源緊缺的現實,大力推廣與應用節能產品,也定是"十一五"期間的必然需求,而且其節能的指標必將比"十五"要有所提高。提高門窗保溫系數,降低建筑物應用過程中的能耗,緩解能源緊張狀況,節約有限的能源資源,必將是市場的需求方向。 1、開發研制整窗保溫系數K值小于2.0的高保溫性能產品,帶動市場推廣應用; 2、推廣應用密封節能效果好的平開窗,逐步減少低性能推拉窗的應用量,加緊對推拉窗斷面結構、型材結合形式、附配件功能型式的研究改進,促使推拉型式的門窗功能、品質實現大幅度提升。爭取"十一五"期間實現30%以上的高品位產品的應用轉變;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