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進口量飆升,下游采購旺季不旺,國內銅庫存持續攀升,歐美貨幣政策受高油價沖擊面臨拐點,海外基金投機活動降溫,利空云集成為當前銅市的寫照。
3月22日,銅價在盤整兩個多月之后,終于選擇了破位下行。銅進口量飆升,下游采購旺季不旺,國內銅庫存持續攀升。歐美貨幣政策受高油價沖擊面臨拐點,海外基金投機活動降溫,利空云集成為當前銅市的寫照,銅價大級別調整在即。
庫存壓力亟待釋放
盡管LME銅庫存急劇下降,但是國內庫存卻大舉攀升。數據顯示,LME銅庫存創下2009年7月17日以來的新低263825噸,國內銅庫存卻不斷創下歷史新高,截至3月16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較前一周增加2495噸,達到歷史新高227276噸。最令人擔憂的是,現貨貿易商稱,保稅區銅庫存在月底將飆升至60萬—65萬噸,而當前則超過45萬噸。歷史數據顯示,當上期所銅庫存超過16萬噸的時候,滬銅和LME三個月銅價格會出現拐點。
此外,2月份銅進口增長勢頭不減,庫存壓力進一步飆升,現貨市場供大于求形勢導致銅價只能以價格下跌來吸引下游采購。海關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精煉銅進口環比增加12%,達到375831噸,主要是融資銅和長單銅到港,而實際消費依舊疲軟。
下游消費遲滯,終端行業不給力
銅材加工企業開工率和產出都低于往年,對銅錠采購謹慎。2月份,銅材產量回升到90萬噸附近,但離去年下半年月均100萬噸的產量還有一段距離。3月份,銅管企業開工率只有70.35%,較往年同期75%的開工率明顯要低。2月份電力電纜開工率為71.37%,3月上旬估計也不超過75%,明顯遜于往年同期高達90%的開工率。
匯豐3月中國制造業PMI降至4個月低點48.1,暗示制造業不景氣。統計數據顯示,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與上海三個月銅期價呈0.46的正相關,而1—2 月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比去年12月的12.8%明顯放緩,因而銅價也需要向下修正。而且,制造業增加值回落幅度較大的是交通運輸、通信電子、通用設備、電機器材等設備制造行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行業,這些都是銅消耗量比較大的行業。
另外,終端行業不給力。首先,電力投資不及去年同期。2012年將完成電網投資超過3000億元,與2011年實際完成3019億元相比略有下降,預計今年電網建設對銅鋁需求拉動與2011年相當,甚至略有下降。
其次,汽車和鐵路基建等交通運輸行業的金屬訂單也有萎縮。盡管2月汽車銷量增速略有回暖,同比增速達到24.51%,但由于3月基數提升,以及需要3個月時間消化360萬輛的庫存,3月份汽車產銷將重現個位數增長。而2012年鐵路基建投資4690億元,遠低于去年同期的6000億元。
再次,空調企業成品庫存量以及空調渠道商庫存均處于歷史高點,家電下鄉政策退出導致家電銷量明顯受到沖擊,樓市調控也使得居民對家電的采購減少。高庫存使國內空調企業的生產節奏放緩,散熱管等銅管需求難有起色。
高油價令海外貨幣政策面臨拐點
在國際油價居高不下之際,通脹成為歐美央行新的擔憂,貨幣政策面臨拐點。3月份美聯儲表示,石油和汽油將暫時推高通脹,美國2月CPI環比增長0.4%,漲幅達到2011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在3月份歐洲央行議息會議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將焦點之一放在了上行的通脹風險上,德國在這方面也不斷施壓。歐洲央行也上調了通脹預期,預計2012年通脹為2.1%—2.7%,去年12月的預期為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