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自春節之后的震蕩行情已經持續兩月之久,春季傳統消費旺季來臨,但目前中國銅消費表現出旺季不旺的跡象,國內庫存高企,各國制造業數據持續低迷,制造業衰退的預期在不斷加劇,滬銅后市不容樂觀。
中國制造業衰退的擔憂在延續。 3月22日公布的中國3月匯豐制造業PMI為48.1,低于2月份的49.6,終止了此前連續三個月的漲勢,且連續5個月維持在50的擴張收縮分水嶺下方。3、4月份屬于中國傳統的制造業消費旺季,往常年份3月份PMI較1、2月份均會有大幅上漲,今年3月份PMI初值不佳顯示中國制造業仍然沒有走出泥潭。除中國制造業數據不佳外,歐洲各國制造業也持續萎縮,22日數據顯示歐元區、德國、法國的3月份制造業PMI初值均下跌并低于50分水嶺,其中歐元區領頭羊德國制造業PMI是由2月份的50.2跌至50分水嶺下方的48.1,而此前外界普遍預測歐洲各國3月份PMI數據將有所上揚。中歐制造業數據不佳引發的經濟衰退的擔憂仍在持續,缺少了經濟復蘇對銅價的支撐,滬銅后市難有較大漲幅。
銅庫存依然處于高位。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周庫存達到了22.7萬噸,雖然LME庫存在下降,但目前上期所庫存增加幅度大于LME庫存下降幅度,而LME、COMEX和上期所銅庫存總量在增加。除交易所庫存增加外,上海保稅區庫存也繼續上漲,目前庫存量已經達到55萬噸左右,而且可能會在3月底達到60萬噸。而融資銅帶來的隱性庫存也使國內銅庫存壓力進一步增大。
國內消費不容樂觀。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表明電纜/電線、汽車和空調產量年初以來均呈現下降態勢,表明終端市場需求依舊低迷。從3月份開始進入銅消費旺季,但銅材廠的訂單較2月份并沒有好轉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銅材廠普遍反映市場需求不佳。從昨日公布的中國3月匯豐PMI指數我們也可以看到,新訂單指數為46.2,創2011年11月以來新低。中國銅消費占全球消費的40%左右,前期市場期待滬銅進入消費旺季之后國內消費能有所表現,這也是支撐銅價在60000上方的原因之一,然而滬銅近期的消費情況很難支撐銅價繼續維持高位。
從技術上看,滬銅在進入2月份之后維持區間震蕩,但震蕩區間逐漸收窄,近期或將進行方向性選擇。中歐制造業數據下滑引發的經濟衰退擔憂、高庫存以及消費疲弱或將推動銅價向下突破,目前支撐銅價的因素主要是消費旺季的到來和美國經濟的復蘇。在消費遭遇旺季不旺之后,只有美國經濟利好銅價,但難言樂觀:首先,美國在銅消費領域地位不如中國,中國銅消費占全球總額的40%,而且近幾年中國消費是全球銅消費的主要增長點,在中國和歐洲消費放緩之后,僅依靠美國難以推動銅價繼續上漲;其次美國經濟增長存在反復,美國經濟數據好壞參半,難以為市場注入長期利好;美國經濟復蘇而歐洲深陷泥潭,后市可能推動歐元兌美元的貶值,從而推動美元指數上漲打壓銅價。
綜上所述,在經過兩個月的震蕩整理之后,滬銅在近期面臨方向性選擇,而中歐制造業衰退的擔憂在加劇,而美國經濟數據又難以支撐銅價走強,在消費不旺和庫存高企的壓力下,滬銅后市難言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