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3月29日消息,期銅周四在亞洲市場企穩,自上一交易日2%的跌幅反彈,此前美國制造業數據顯示今年開局疲弱,促使投資者在第一季度結束前了結獲利。
期銅周三收跌2.2%,而本周初美國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預期令市場基調堅挺。
0302 GMT,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大多持平于每噸8,356.75美元;
上海期貨交易所主力6月期銅合約下跌0.7%,報每噸59,680元人民幣。
澳新銀行(ANZ)駐新加坡的高級商品策略師Nick Trevethan稱,“昨日市場風險厭惡情緒濃厚,不但在商品期貨市場,而且蔓延至多數金融市場。我們看到油價下跌,部分受美國和其他國家釋放石油儲備的傳聞拖累。令人失望的美國數據也刺激投資者縮小風險敞口。”
美國2月耐久財訂單僅適度增長,支持了第一季經濟增長可能黯淡遲滯的看法。商務部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耐久財訂單成長2.2%,低于分析師預估,而且僅部分扳回1月大跌的跌幅。
美國原油期貨周三回落,因美國上周原油庫存猛增,以及美國和部分歐洲國家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的可能性增加拖累油價走低。
亞洲股市周四連續第二天下滑,有關中國和美國這兩大經濟體增長的擔憂,促使投資者在第一季結束前縮減風險敞口。
商品相關資產受挫,原油繼續下跌,并拖累與石油相關的中國股票走勢,而中國市場疲軟對澳元施壓,因擔心中國需求放緩。
今年迄今,銅價已累計攀升10%,但卻難以升至8,700美元關口上方,因全球頭號金屬消費國中國需求低迷。
RBC Capital在報告中稱,圖表分析暗示期銅或試探更低水平。
“盡管銅價從200日移動均線切入位反彈,但更容易受到賣盤的影響。”周四期銅的200日移動均線切入位為每噸8,327美元。
其他金屬方面,滬鉛圖表仍暗示市場供應收緊,近月合約連續第二日較遠月合約升水,盡管成交不振。 自2月份以來,中國電池生產商增加鉛采購,因汽車和電動自行車生產商的需求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