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4月4日大幅收跌,尾盤時擴大跌幅,因歐元區擔憂重燃且美元走升。 銅價重挫逾3%,為近兩個月最大單日跌幅,跟隨風險資產全面下跌之勢。 倫敦時間4月4日16:00(北京時間4月5日0:00),LME三個月期銅收盤重挫3.1%或265美元,報收于每噸8,350美元,此為2月10日來單日最大跌幅。
期銅在上日和2012年高位相距不足1%后大跌,拖累期銅成為CRB指數19種成分商品中表現最差的之一。盡管今日下跌,期銅仍留守在1月底迄今的交投區間內。基本金屬開盤下跌,之前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公布的3月會議記錄顯示,隨著美國經濟改善,決策者推出新一輪貨幣刺激舉措的熱情減退。
基本金屬在尾盤時進一步走軟,因此前西班牙公債標售收益率攀升,加重了對西班牙高負債水平擔憂。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發表了謹慎言論,警告經濟增長面臨下行風險,打壓歐元兌美元下跌。西班牙政府周三舉行公債標售令市場感到失望,標售數量僅為25.89億歐元,收益率遠高于之前標售。 疲軟標售數據再度點燃了投資者對于歐元區經濟前景的擔憂。
國內方面,3月30日滬銅小幅高開,日內于60110-59850區間運行。美國就業市場正緩慢復蘇,歐洲經濟景氣度依然不佳,市場反應較為平淡。不過中國樂觀制造業數據提振,緩解了經濟急劇放緩憂慮。但國內下游消費仍舊低迷,沒有旺季特點。隔夜倫銅再度重挫,預計短期內滬銅或將弱勢震蕩。
基本面上,國內現貨市場依然維持著貼水報價,銅下游加工企業的買入積極性不高。進口方面,依然維持著3000元/噸左右的進口虧損。國內的傳統制造業旺季特征不明顯,這一現象料將令銅價承壓。但全球好轉的宏觀面也同樣限制銅價下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