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一家民營鋼廠負責人透露,當前鋼廠資金緊張,不言而喻。而資金問題,或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該負責人指出,過去貿易商先打款訂貨,如今貿易商自身難保,其“蓄水池”功能已十分弱化。這也決定了此前鋼廠通過預售貨款這一模式已經不再適應市場變化。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88家骨干民營鋼廠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12.43億元,銷售利潤率0.31%;去年同期上述鋼廠平均噸鋼利潤33元,今年降到8.7元。其中有42家虧損,虧損額達到63.2億元,虧損面達47.7%。 一直以生存能力強著稱的民營鋼廠,今年也開始挺不住了。此外,民營鋼廠一直以來低于大中型鋼廠的負債率,也開始亮起“紅燈”。 業內人士指出,民營鋼廠素來憑借靈活的經營決策和成本控制等手段,普遍盈利狀況都優于國有大中型鋼鐵企業,今年以來卻頻頻傳出關停、破產的傳聞,這或是一個重要的市場信號。 對于資金密集型企業而言,資金猶如鋼鐵企業的血液。“未來資金緊張,將常態化。”周光明預計,春節前后,鋼鐵行業會面臨一個嚴峻的考驗,“許多鋼企8、9月份仍在虧損,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若銀行收縮貸款,或出現資金鏈斷裂”。 上述鋼廠負責人同時表示,造船業、光伏業經過近年來的調整,已有一批企業倒閉并退出市場。鋼鐵行業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大量倒閉,去年以來倒閉的主要還是鋼貿企業。 “現在大家都是在撐著??傆幸惶欤瑫尾幌氯?。毋庸置疑,產業重組、洗牌,是遲早的事。鋼鐵行業才剛剛進入寒冬,當前還沒有到最關鍵的時候。”他預計,鋼鐵行業進行結構性調整、內部重組,最起碼還要3-5年時間。(中國投資) Tag:中板,鋼鐵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