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滬鋁主力合約1401延續兩日來跌勢,再次收陰。對于后市期價能否反彈,許多分析人士不看好,并認為滬鋁在11月內或出現加速下跌。“11月4日至今,滬鋁1401合約跌幅約為1%,這對價格走勢一向較為穩定的期鋁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跌幅。”國信期貨研究員蔡丹青表示。
據了解,滬鋁自9月中旬的14100元/噸碎步向上,在10月15日出現短暫回調后重拾升勢,之后于10月30日達到近期高位14460元/噸一線后掉頭向下。“近期主導滬鋁價格的最主要因素是西北電解鋁東運問題。”金瑞期貨金屬研究員宋小浪以新疆地區舉例說,這段時間是棉花出疆的集中期,其他很多秋收農產品(行情,問診)也需要及時出疆,占用了大量的火車運力,使得上海地區鋁到貨量降低,社會庫存持續下降,目前江浙滬庫存總量不到50萬噸并且有減少趨勢。“所以出現了前一段時間的鋁價反彈。”
對于近日的回落,宋小浪解釋說,按照慣例,進入11月后,運輸問題就會緩解,前期廠庫鋁錠會沖擊市場,目前河南地區已經首先受到了沖擊,現貨鋁價存在嚴重貼水。“接下來,隨著鋁錠流入華東、華南市場,三季度持續下降的鋁錠庫存趨勢會反轉,供給充沛將再次主導市場,價格和升貼水都會承壓。加上貿易商受資金影響采取靈活的庫存策略,需求難有起色。后市期價或跌破14000元/噸。”
對此,華泰長城期貨資深分析師曹祥輝表示認同。“當前鋁市處于產能過剩的大格局下,而且隨著政府環保力度的加強,當前滬鋁比倫鋁還要弱,出現反彈的希望渺茫。”他說。
除前期積存的廠庫存量,西北地區電解鋁的加碼生產也讓后市鋁供需面堪憂。新疆信發一位消息人士透露,他所在的公司新建的55萬噸電解鋁產能于9月底開始投產,配套發電機組預計在月內啟動,電解鋁槽也陸續啟動。據了解,該廠現有電解鋁產能135萬噸,新產能投產前一直保持80萬噸年產能運行。“預計隨著新疆新建產能的進一步釋放,全國電解鋁產量將進一步增長。”蔡丹青進一步解釋說,今年下半年中國電解鋁新增產能規模大且生產成本低,直接抵消了部分企業停產的影響,而且關閉產能的成本較高,同時有電力和原材料采購的長期合同在身,部分冶煉廠還會努力維持目前產量。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8月原鋁產量環比上漲1.3%,同比增長5.24%,至創紀錄的186.3萬噸。新疆地區產能猛增成為主要推動因素。
隨著新疆、青海等地新增電解鋁產能投建,企業儲備冬季原料需求提升,大幅提振了鋁土礦的進口需求。中國海關數據顯示,9月中國進口鋁土礦總量共計759.13萬噸,同比增長348.36%,前三季度中國進口鋁土礦總量共計5349.75萬噸,同比增長76.42%。“鋁土礦對外依存程度已經逼近產業安全警戒線。”蔡丹青說,預計整個四季度國內鋁土礦進口量仍將保持高位。
據上海有色網統計,當前港口貿易商氧化鋁自提價在2530元/噸,而澳大利亞氧化鋁FOB價格在317美元/噸,到岸價格在340美元/噸。“港口現貨自提價相當于山東地區氧化鋁的出廠價格,對國內鋁廠來說,這一價格尚可接受。”蔡丹青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