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昨日在國新辦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正在研究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進一步調整政府投資的投向,縮小在國家層面審批投資項目的范圍。 連維良稱,按照現在初步擬訂的方案,在國家層面直接核準企業投資的規模量、投資量可以減少60%。 GTXH解讀:今年在國家一批行政審批下方給地方之后,地方主導權更大,誰主導誰負責,發展經濟更為靈活。日前在政府核準投資目錄上,企業投資規模、投資量由國家層面主導的獲批將減少60%,這將極大簡化項目審批、報建的前期繁瑣行政化流程,以前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才能報批,而現在放權地方主導之下,程序辦理更為快捷。從立項到開工周期將明顯縮減,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就鋼鐵行業來說,新增產能已經不能報批,對于國家命令禁止的產能過剩行業,地方同樣受限制。審批權下放,同時也要建立監督體制,確保權力租借等腐敗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