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不銹鋼在內的特鋼市場平均價格下跌15%的情況下,樣本企業公開財務顯示整體不虧損,這著實不易。全行業發展步伐雖然沉重,但依然邁著有力的腳步鏗鏘前行。”在12月20日召開的2014我的鋼鐵年會之“不銹鋼、優特鋼行業的陣痛與發展”同期活動上,上海鋼聯(即: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特鋼事業部總經理黃承欣如是說。
在他看來,盡管2013年對不銹鋼及優特鋼行業而言是較為困難的一年,但市場的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不銹鋼、優鋼、特鋼的產量同比均有增長。從進出口情況看來,今年1-10月,我國不銹鋼及優特鋼鋼材出口928.2萬噸,預計全年出口1113.9萬噸,同比增長20.2%。其中不銹鋼鋼材1-10月份出口228.7萬噸,全年出口274.4萬噸,同比增長15.5%。
1-10月,不銹鋼及優特鋼鋼材進口264.1萬噸,預計全年進口316萬噸,同比增長9.6%。其中不銹鋼鋼材1-10月份進口60.2萬噸,預計全年進口72萬噸,同比下降2萬噸。此外,含硼等微量元素鋼材同一時期出口1907萬噸,2012年全年出口1815萬噸(估計值)。
從產能變化看來,根據上海鋼聯跟蹤的多家優特鋼棒材生產線企業和工業線材生產企業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企業新增產能數量依然較為龐大。
黃承欣針對優特鋼主要下游行業(汽車、風機、鍛件、模具、絞線、水輪機、汽輪機、軸承、齒輪、緊固件)產量進行分析,指出前六個行業的產量今年同比呈現增長態勢,而后四個行業產量,其中齒輪和緊固件行業產量降幅較小,整個下游相關行業總體看來穩中偏好。
“據此分析,2014年,相關下游行業發展將向好,且以上十個行業生產增長應擴大。”
在市場價格變化方面,根據上海鋼聯監測數據可知,自2013年12月6日特鋼綜合價格指數觸及2006年以來的歷史最低點之后,價格下跌空間已經逐漸收窄,呈現構筑底部階段。黃承欣從市場趨勢進行分析,認為后市特鋼價格將見反彈要求。
他總結稱,在今年代表鋼種日平均價格與前一年相比下跌15%的情況下,樣本企業數據依然向好,平均實現了0.4%的微利。“由此可見,整個優特鋼、不銹鋼行業發展步伐雖然沉重,但卻依然邁著有力的步伐鏗鏘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