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根本上還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解決。”在1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說。
苗圩表示,工信部將認真貫徹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不折不扣地執行好化解產能的各項措施,堅持遵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充分發揮好國務院組成部門和地方政府的作用,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加快建立市場主導的一種長效機制。
苗圩指出,公平競爭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當前,部分工業行業出現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根本原因在于沒有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政府對市場過度干預、監管服務不到位的問題同時存在。在競爭性行業,依靠行政審批這種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市場經濟發展要求。
據介紹,工信部將把2014年的工作重點落實到加快職能轉變和自身改革步伐,積極推進和參與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上,主要措施包括: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繼續清理現有行政審批事項,最大限度地縮小審批、核準、備案的范圍。到2014年底,工信部將取消、下放行政審批項目17項,占全部審批項目的1/3以上,并向社會公開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提高市場監管水平。按照“寬進嚴管”的原則,優化管理流程,健全規范管理制度,并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創新管理方式。加強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突出產業政策的功能性導向,加快修訂鋼鐵、汽車等產業政策,依靠財稅、金融、土地、價格等綜合政策實施行業管理;嚴格環保、土地等準入標準硬約束,建立完善淘汰落后產能、支持產業優化升級的長效機制;完善面向行業協會的購買、委托、合同服務機制。深化包括非公有制經濟在內的重點領域改革,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兩個36條”,會同有關部門清理廢除對非公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鼓勵非公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
11月24日,河北省組織開展了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周日行動”,涉及唐山、邯鄲、承德等3個設區市的8家鋼鐵企業,集中拆除高爐10座、轉爐16座,涉及煉鐵產能456萬噸、煉鋼產能680萬噸。
對此,苗圩表示:“河北就地拆高爐、轉爐的舉動,符合國務院文件精神要求,有利于全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是從本省實際出發的。”他認為,這種做法特別有利于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