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14年鋼材市場,趙炬認為,不能簡單地以當前形勢判斷市場。他認為,我國經濟正處在調整期,不確定因素較多。記者采訪了多個地區的鋼貿商,主要來看,業界對明年形勢多持謹慎態度。
王金生預測,2014年,國內經濟存在進一步下行壓力,貨幣政策或將進一步趨緊,存在轉變為中性偏緊財政政策的可能。鋼材市場的供應和消費需求增速都會放緩,2014年鋼材市場依然不容樂觀。
“鋼貿商微利、甚至虧損的現象仍將存在。”梁太庚也并不樂觀。
根本原因在于產能過剩。梁太庚表示,由于鋼鐵產能過剩,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不會改變,在“買方市場”環境下,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對此,王金生表示:“這是鋼鐵行業難以解決的老問題。”
高庫存制約價格上漲。王金生認為,由于目前港口鐵礦石庫存處于高位,礦價上漲較難,不足以支撐鋼價。此外,2014年上半年幾大礦山巨頭新增產能快速釋放,一季度以后鐵礦石價格可能下跌,鋼廠生產成本也或將下降。
而對于鋼價走勢,多年從事鋼貿經營的鋼貿商們觀點卻不盡相同。
王金生預測,2014年,鋼價走勢可能會出現前高后低的局面。一方面,制造業需求顯著減弱,基建投資成為鋼材需求增長主要來源。據統計,2013年前11個月房地產施工面積增長16.1%。他認為,春節后因房地產和基建投資新開工項目較多,鋼材需求旺盛,因此2014年第一季度鋼市有望出現上漲行情,鋼價高點可能出現在3月~4月份,之后鋼價可能殺跌,再創新低。
而梁太庚表示,2014年鋼材市場價格的走勢的預測,應呈現“W”的態勢。以上海地區的螺紋鋼市場價格為例,2014年的平均價與2013年大致相當,上下差價在100元/噸左右。2014年建筑鋼材價格將出現兩個低點,一個出現在春節,他預測,價格到春節將持續震蕩下行,春節前后將進入低點;另一個低點將出現在7月~8月份,價格再度回落到全年最低,這也是“W”走勢中的兩個低谷。
河北鋼鐵集團市場部銷售管理處處長許俊波表示,2014年還是“調整年”。他預計,2014年鋼材價格將與2013年基本持平,仍維持振蕩調整行情,“淡季不淡,旺季不旺”仍將存在。
但環保或許將給鋼價下滑踩剎車。盡管環保治理難以立竿見影,但王金生表示,環保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是否履行環保要求將成為鋼鐵企業生存的關鍵。“2014年,環保治理將深刻影響市場,對鋼鐵行業供求關系的改善有積極意義。”他表示。
袁國安則表示,鋼廠和社會市場庫存的降低、加大推進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和污染治理,都將形成鋼價利好。“鋼材價格有望趨穩。”他認為,從市場基本面看,2014年鋼材價格將與2013年持平或略高,而最終決定權在于鋼鐵企業能否理性排產,加大對落后、過剩產能的淘汰力度。
也有部分鋼貿商更為樂觀。東北地區朝陽鋼貿商認為:“嚴冬過后必有陽春。”一方面,2014年將是化解產能過剩全面起步之年,一批過剩產能退出市場,能夠減輕部分市場壓力,有利于價格穩定。此外,遼寧省的首張環保“罰單”也給東北地區、特別是遼寧省鋼貿商帶來了信心,環境保護頻頻“亮劍”,2014年,鋼廠單純釋放產能的思路必將改變。此外,上海自貿區、加強“走出去”、絲綢之路經濟、城鎮棚戶區改造、中西部地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引導產業轉移都將形成利好,給予鋼貿商更多的“政策機遇”。
陜西省某貿易公司總經理張劍則表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引爆了中國經濟的新一輪增長點,包括鋼鐵在內的多個相關產業將受益,高等級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及水利工程的施工都離不開鋼材供應。以中哈石油管道為例,這個日輸氣量高達8900萬立方米的重大工程背后,離不開大量的石油管道供應商。“經貿合作一定將成為主角,加快經濟帶上國際貿易流通更是首當其沖。”張劍對新的一年充滿信心。
2014發展趨勢:轉型成必然
“2014年,轉型升級是必行之事。”王金生表示。但他強調,在轉型的過程中不能改變誠信和服務質量,在服務類型上可以多元化、具體化、個性化.
談到鋼貿商轉型升級之路,袁國安認為,首要是控制風險,應將“求穩”進行到底。盡管他對2014年的國內鋼市充滿期待和信心,但他認為,不確定因素所帶來的市場風險同樣值得關注。鋼貿商不能盲目樂觀,始終不能放松防范風險的這根弦。
梁太庚對2014年鋼貿商轉型升級之路提出以下建議:鋼貿企業應該擯棄依靠“買進賣出賺差價”的經營模式,轉向發展終端市場,在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中盈利;開拓終端市場,以承接工程項目為導向,把鋼材的加工、配送、融資相結合,依靠終端市場,取得企業的盈利。他認為,鋼貿企業要繼續生存和發展,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走專業化道路,把經營做專、做精、做強;二是堅持利潤扁平化,加強行業自律,控制墊付資金量,建立合理的庫存,堅持快進快出、薄利多銷的經營模式,縮短資金周轉期,保持企業的“血液”暢通。
張劍強調,鋼貿商永遠以“物”和“流”為主業。買賣就是“商”,“物流”就發展成了“運”,“服務”就是跟蹤;而鋼廠的主業就是生產,永遠需要鋼貿環節,這是鋼貿商能夠生存下去的最基本點。而鋼廠和鋼貿商并不存在激烈的競爭關系,就鋼鐵流通市場形勢而言,洗牌局面將不可避免,要想維持自身的地位和份額,鋼貿商關鍵還是要先有“為”,方能有“位”。此外,鋼貿商要凝心聚力做好服務,及時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提高在核心業務上的經營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注重渠道建設,與終端用戶、客戶群體建立長期密切的合作關系。張劍特別提及了直供模式,他表示,并非所有鋼材產品都適宜直供銷售模式,如西安有不少軍工企業,有的企業一件特殊的小產品,僅對鋼材的需求就有好幾種;即使是眼下鋼廠做得比較多的建筑工地直供也存在一定難度,因為不少工地需要的規格品種多、數量不一。
來自河北唐山的鋼貿商對轉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建議:一是可就近設庫、快進快出。優化庫存結構后,不僅可降低物流成本,可以做到用戶何時需要、何時就可提供。鋼貿商采取快進快出的供貨的營銷模式,可減少庫存占用的資金和庫存成本,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二是進行“服務商”轉型,通過調研,科學定位、調整服務半徑。他們建議,將營銷市場劃分三級市場:以唐山為例,將50公里~100公里為一級營銷市場;200公里~300公里為二級營銷市場;300公里以上為三級營銷市場。同時,將原來的“庫存銷售”改為“合同銷售”,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服務效率。三是多渠道進貨,貨比三家,科學分配鋼廠、市場進貨比例,選購質優價廉、用戶滿意放心的優質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四是延伸產業鏈。努力開拓下游行業的終端用戶,為用戶提供倉儲、加工、配送等服務。以唐山天時利商貿有限公司為例,作為唐鋼冷軋板一級代理商,該公司與唐鋼只有一路之隔,不足百米,他們因地制宜,利用閑置場地為用戶提供臨時倉庫,增添剪切、配送、加工等業務,增加收入。五是開拓終端,多做工程。唐山一些擁有資金優勢的鋼貿商為當地信譽好的鋼廠、礦山等企業擴建、檢修工程做終端,圍繞工程項目建立鋼材配套機制,墊資供貨,做到貨款定期定額結算。
廈門一家鋼貿商提出,鋼貿商要堅持“兩條腿走路”,關注國內和國際市場。他認為,當前中國貿易順差仍比較嚴重,人民幣升值趨勢仍將持續。作為鋼貿商,應該較好地利用國內外市場,利用好金融衍生品,規避風險,獲得利差。此外,大宗商品電子商務時代已經到來,鋼貿商一定要重新審視自身的市場地位,從傳統貿易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不斷更新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在不斷創新中去尋求發展,在發展中實現轉型升級。
重慶華南物資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轉型的過程中,鋼貿商首先要做好定位,包括區域、規模,以便利用、調整好自身的資源。在貿易環節,要維持低庫存、高運轉,同時要和周邊鋼廠建立戰略平臺,雙方形成比較優勢。此外,鋼貿商在突出主業的基礎上,可適度進行多元投資,分散風險。
2014企業戰略:盈利靠創新
面對鋼材市場不溫不火的低迷形勢,僅僅局限于老渠道、舊渠道是行不通的,靠同質化的簡單競爭沒有出路。當前,鋼貿商進入微利時代,盈利空間越來越小,甚至虧本經營。《中國冶金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改變困難局面,2014年,眾多鋼貿商將選擇轉型升級,創新營銷策略和戰術,遏制虧損源,挖掘效益增長點,在降低經營成本上動腦筋、想辦法,拓寬營銷渠道,從銷售困境中突圍。
遷安某商貿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2014年,該公司將以抓工程項目為導向,拓展市場;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讓利于用戶,以優質和信譽贏得用戶;先供貨后付款,以一月一結算的付款方式吸引用戶,在服務中突出快速和高效,以工程拓終端,以終端拓市場,繼續爭取盈利。
梁太庚表示,2014年上海華磊將堅持“差異化”營銷模式,改變經營策略和目標,不參與低層次的同質化競爭,讓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措施有:一是調整二級市場的分銷量和終端市場的配送量之間的比例,減少分銷量,提高直供量,將直供、直銷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二是根據市場需求,建立合理的庫存量,減少因庫存積壓而造成資金占用,盡最大限度降低經營成本;三是堅持“差異化”營銷模式,拓展高強度鋼筋,提升2014年高強度的四級鋼筋銷售量,增加20%~30%;四是堅持為重點工程的配送服務,在為客戶的綜合服務中實現企業的效益。
凌源鋼材市場主營建筑鋼材的鋼貿商魏先生和主營管材的劉先生表示,2014年,他們將堅持“雙鎖定”加“一優”模式,即鎖定鋼廠資源、下游終端需求的數量和價格,不搞冒進和盲目經營,采購優質名牌產品。通過借助鋼廠品牌,“武裝”鋼貿商的市場影響力,保證供貨質量、工程質量,與下游終端用戶建立優質供需關系,在經營中探索企業戰略升級。
據袁國安介紹,天津冶供將繼續推行“服務型”盈利模式。2014年,該公司最重要的規劃就是將服務做精、做細、提升企業內功,以優質服務開發終端客戶。“在鋼材供大于求的大局形勢下,鋼貿企業必須靠知識、管理、人才、網絡等實現盈利,盈利特點也從暴利到微利,從交易利潤到服務利潤,從中間商到賺取上游利潤、賺取渠道資源服務費、賺取終端利潤等。”袁國安如是說。
王金生向記者表示,2014年麗興鋼鐵集團將發揮渠道優勢,獲取鋼廠優勢資源,保持和發展與優勢鋼廠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努力實現雙贏。面對終端客戶,實現由“賣產品”向“賣服務”、由傳統銷售向互動式銷售的轉變。同時,他們將對物流各環節進行成本控制,做到開源節流;不斷更新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進一步實現從傳統貿易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初步設想是立足鋼鐵行業系統的需求,從現代鋼鐵物流發展戰略和規劃、物流管理技術、物流工程技術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和探索。在戰略層面,該集團將重點開展物流體制和機制運行的研究探索,建立垂直管理、扁平化的物流管理和運行體系;在物流管理技術方面,全面加強物流費用預算核算標準、物流系統競爭力指標體系研究與系統開發、物流文化建設三個方面的工作,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在物流工程技術方面,開展物流節點網絡布局優化研究和物流一體化、物流信息平臺集成化的建設工作,提升現代鋼鐵物流運行效率和水平。
“我們的盈利之路就在自己的腳下,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長遠發展。”袁國安的話,或許是每一個鋼貿商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