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國內鋼材價格以稍微回暖的趨勢結束了一個月跌宕起伏的行情。12月初,在環保政策面的打壓下,商家心態稍微好轉,拉漲意圖較強,但是由于實際需求偏弱,鋼廠內部庫存高漲,所以盡管當下鋼價抗跌性很強,商家的拉漲仍然顯得有些猶豫。
據了解,在進入12月月初之后,月底的資金壓力稍加緩解,鋼廠就迫不及待的開始上調出廠價格,為近期鋼價的上漲奠定了較為強力的支撐,據悉,2日,主流鋼廠沙鋼對高線、螺紋鋼、盤螺出廠價格分別上調50元、80元、50元,在持續平盤了2旬之后,沙鋼終于開始抬價,這雖然讓年底的競價走勢變得撲朔迷離,但是對短期鋼價的上漲卻確實有較大的提振。
這一次沙鋼的提價,讓市場信心得到較大的提振,貿易商挺價意愿強烈,但是據市場反饋,3日收盤,北京市場河鋼三級抗震大螺價格為3420元/噸,較前一日累計漲20元/噸;上海市場中天二級大螺3570-3660元/噸,較前一日漲20元/噸;廣州市場廣鋼三級大螺3820-3830元/噸,較前一日漲10元/噸。筆者認為,近日現貨價格仍然走勢平平,原因可能很大程度與實際需求仍在偏弱有關,而且,宏觀層面并無重大利好,所以商家盡管拉漲意愿很強,但是實際的操作仍存在猶豫,現在的走勢用“試探性拉漲”,應該最為合適。
板材市場方面,商家的操作同樣顯得有些踟躕。我們知道,近日,官方11月制造業PMI數據公布,51.4%的數值超預期,與此同時,匯豐11月匯豐PMI終值也顯示為50.8%。這是過去8個月來的次高數據,僅次于10月的50.9%。這些數據整體來說,還算較好,制造業發展還算平穩,這對于板材市場來說,應該還算好消息,但是這也沒有給板材市場帶來較大的提振,板材市場價格走勢也大多以盤整為主,只部分商家在挺價。
11月匯豐PMI數據雖然基本與與上月持平,但是需求偏弱、企業補庫存活動遲緩,則可能會味著未來增長可能面臨下行風險。所以,當下中間商的態度非常謹慎。尤其是該來的冬儲一直沒來,年底馬上就要到來了,社會庫存的持續走低顯示中間商沒有囤貨意識,而另一方面,鋼廠內部庫存則出現了高啟的現象,筆者認為,中間商不接貨的現象,可能會讓鋼廠在近期采取一些措施來去庫存,而這也是中間商一度淡定入市的原因之一,他們將會視鋼廠的實際操作來定計劃。
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當下鋼價相對于年內來說,已經算是較低位了,鋼廠的利潤空間已經有限,如果還想鋼廠繼續大幅下調出廠價格,恐怕可能性不高,因此,如果鑒于當下市場抗跌性較大,底部也漸現了,建議需冬儲的中間商們,還是趕快行動吧,再等,就不一定是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