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歲末,時光過得飛快,仿佛一腳已經踩在新年鐘聲的尾巴上了。近段時間以來,受產能過剩、下游需求萎縮以及環保政策不斷施壓的影響,鋼鐵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信貸泡沫的破裂也導致大批鋼鐵流通企業紛紛倒閉,全行業深陷寒冬之中。正在此時,有著國內鋼廠調價“風向標”的寶鋼率先上調了2月份鋼材產品價格政策,打響了新年“破冰”的第一炮。
此次寶鋼股份調價周期跨越春節,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現貨鋼價跌勢加重,目前價位已跌至近1年來的最低點的情況下,節后鋼價有望超跌反彈迎來“開門紅”。而與此相反,節后看跌者也有很多。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影響節后鋼市行情的因素吧!
行業整體形勢仍不樂觀,寶鋼連續上調出廠價屬于個案,并不是普遍現象。多數鋼廠還是會根據自身訂單以及市場情況出臺價格政策。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3年1~10月份,冶金行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9.9%(2012年同期為下降48.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6.2個百分點。但全行業收入利潤率僅為2.16%,企業虧損面同比下降2.67個百分點,但仍高達23.4%。
寶鋼作為國內汽車板材供應的龍頭企業,2013年汽車發展好于預期,訂單情況明顯好于其他鋼廠,擁有核心競爭力。而其他鋼廠卻難以跟進,因為其他鋼企的主要用戶是下游機械、船舶等,但當前這些行業尚處于調整恢復期,鋼材需求并不樂觀。
高產能低需求,仍然是阻礙鋼價上行的主要原因。2013年12月份,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比2013年11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匯豐中國制造業PMI終值為50.5%,為3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雖然制造業仍處于擴張期,但下游需求走弱態勢明顯,而且在春節假期,終端用戶也會明顯減少采購。此外,高產量也不容忽視,盡管在環保高壓之下,2013年全年粗鋼產量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7.52億噸,同比增長9.35%。目前實際需求偏弱,鋼廠內部庫存高漲,同時,代理商訂貨積極性不高,除了部分下游企業補貨之外,終端需求基本上已經停滯,因此社會庫存回升速度較快。
原料方面,在鋼廠需求不旺的影響下,鐵礦石港口庫存不斷攀升。大量礦石堆積港口,且又臨近春節長假,使得海運需求萎靡不振,波羅的海指數(BDI)連續14個交易日幅度高達35%的跌勢,而代表貨運鐵礦石的BCI指數更是大幅跳水。這意味著煤炭、礦石短期內恐跌勢難止。而原料基本面的弱勢不利于鋼市。
雖然目前鋼材市場處在消費淡季且面臨資金緊張,景象十分凄慘。但困境之中仍存希望,開年不乏翻盤機會。現市場價格處于底部區域,繼續下跌的空間有限。在這種狀況下,鋼廠和商家都不愿意繼續下降銷售,加上商家本身銷售壓力較小,所以挺價意愿增強。屆時隨著新一財政年度的來臨,資金情況也會有所好轉。由此來看,春節過后,隨著需求的釋放,鋼價企穩回升不乏可能。
分析認為,現在市場的低迷也許是為節后市場積蓄上漲動力,節后市場會相對樂觀,但不會很樂觀。也就是說,即使節后鋼價會漲,但不會漲太多,建議商家根據自身的庫存和資金狀況,謹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