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保、資金和市場的三重壓力下,減產還是硬挺生產成為眾多鋼鐵企業面臨的艱難的選擇。業內人士認為,類似的事件還會陸續出現,行業新一輪洗牌將加速。嚴寒之下,鋼廠和貿易商或許只能抱團取暖,共同進退15年來業績最差的一季度、融資礦問題暴露以及鋼鐵債務危機,一季度中國鋼鐵行業可謂寒氣逼人。“2013年中國鋼鐵行業以高產能、高增長的態勢進入,以低價格、低效益收官,但行業面臨的寒冬剛剛拉開序幕。”在日前舉行的“2014年冶金礦產品國際會議上”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稱。
在環保、資金和市場的三重壓力下,減產還是硬挺生產成為眾多鋼鐵企業面臨的艱難的選擇。業內人士認為,類似的事件還會陸續出現,行業新一輪洗牌將加速。嚴寒之下,鋼廠和貿易商或許只能抱團取暖,共同進退。
鋼價礦價齊跌
鋼鐵行業開年就遇到了嚴冬。張長富透露,1月份,大中型鋼企利潤虧損11.34億元,虧損面達44.32%,與去年同期的29.55%相比大幅增加。2月統計數據還未出,但預估將繼續虧損近20億元,1-2月累計虧損約30億元。
張長富表示,市場亂象和價格低迷是由產能過剩所引起,市場惡性競爭加劇。2月,鋼鐵價格指數為96.46點,連續6個月下跌,鋼價回到了20年前。
“2013年中國鋼鐵工業全行業利潤僅為228億元,虧損面達到18.6%,噸鋼利潤僅為36元,基本與一公斤豬肉的價格相當,銷售利潤率僅為0.62%。”張長富說,“據統計,2013年鋼鐵工業的利潤中,來自于投資收益約177億元,營業外凈收入約120億元。其實鋼鐵工業主業處于虧損狀態。”
除了鋼價遭遇寒流外,鐵礦石價格今年也出現暴跌,從前期140美元/噸的高點下滑至105美元/噸,跌幅達到33%。于是,鐵礦石采購中的“融資礦”問題也浮出水面,鋼鐵行業的風險進一步放大。
業內人士表示,融資礦問題的暴露,反映了目前鋼企普遍存在資金短缺問題。
天物資源發展公司國貿一部副經理劉皓表示,融資礦問題的出現既與鋼廠資金緊張有關,也與人民幣匯率浮動有關。建邦興業公司總經理張東亮則認為,融資礦現象出現很正常,令人擔心的是融資礦到期后引發的大量違約。當前鋼廠面臨生存空間小、壓力大,即使知道融資礦是條死路,也只能這么走。
減產還是硬挺
融資礦問題的暴露,折射出鋼鐵行業資金緊張的身影。而近日山西鋼鐵因資金鏈斷裂而停產的消息,更是給鋼鐵行業敲響了警鐘。在“2014年冶金礦產品國際會議上”,參會企業紛紛表示,鋼鐵企業資金十分緊張,尤其是民營鋼企。
“目前民營鋼鐵企業負債100%以下的很少,有些私營企業自有資金10億元,負債30億元,甚至還要多。在政府對產能過剩行業嚴控信貸的背景下,不少民營鋼企不得不高息融資。”一位民營鋼企業老總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據記者了解,自去年四季度開始,鋼鐵企業就開始虧損。目前企業減產有兩種狀況,一種是由于長期虧損,虧損到一定程度不能扭虧只能減產;另一種是資金面過度緊張,周轉有困難,只能減產。
“現實情況是,有些民營企業背負虧損,自有資產在減少,還硬挺著不減產。因為擔心減產信息被相關部門、尤其是金融部門知道,會帶來一系列不利影響,如融資減少、撤資、縮減授信等,進一步增加資金緊張。反而是經營尚處于良性狀態的企業才敢減產,處于窘境的企業即使減產,也敢不公開說減產。”上述民營鋼企老總表示。
數據顯示,民營鋼鐵企業的產量在增加。據測算,3月下旬非重點企業日粗鋼產量估值在43.6萬噸,較上一期增加15.86萬噸,占比20.8%。
對于事件,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事件還會陸續出現,但不會大面積爆發。
首鋼國貿工程公司礦產資源部副部長舒洪表示,事件不是孤立事件,只不過是第一個暴露出來,后續還會有類似的情況出現,但不會出現大批企業倒閉的情況。這其實也是鋼鐵行業產能整合的開端。
新冠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刑秀英表示,事件對銀行業和融資業來說值得警惕。目前金融政策本身對鋼企就在收緊,由于個別鋼企資金問題出現破產,銀行會對危險系數較高的企業管控更加嚴格。目前許多資金狀況緊張的鋼廠還在硬挺,如果銀行管控力度加大,資金投放縮小,這些企業或難以生存。
行業洗牌加速
除了市場和資金壓力外,環保也將是鋼鐵企業面臨的生死線。
永鋒國貿公司總經理明鋼表示,霧霾給鋼企重新洗牌、公平競爭提供了機會。環保作為企業的生死線非常必要,也是凈化這個行業的前提。新華聯冶金集團采購部總經理吳家浩表示,銀行會對環保有問題的企業加大收貸力度,這對本來就資金短缺的民營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刑秀英也表示,環保不達標,企業生存空間會很小,甚至難以生存。
對于超日債事件,舒洪表示,產能過剩行業存在的問題將加速暴露,給整個市場以警示,對其他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債發行也是一種警示。
在市場、資金和環保的三重壓力之下,行業洗牌將加速,鋼廠和貿易商該如何應對。業內人士均表示,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提高盈利水平是當前的最大困難。負債率過高、資金緊張、環保意識較弱、稅負壓力巨大等也是鋼企普遍面臨的困難。而對貿易商而言,礦石貿易商的暴利時代已經遠去,應該關注對核心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鋼廠與貿易商需要抱團取暖,一起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