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貨幣政策放松節奏趨緩,希臘債務危機再起波瀾,滬銅有望步入調整階段,但受到海外投機買盤的支撐,銅價難以深跌。
上周,滬市金屬沖高回落,總體表現出高位振蕩走勢,而內外比價在LME金屬大幅下滑而滬市金屬抗跌中得到部分修正。昨日,滬銅延續上周五的跌勢,創下近兩個月以來的當日最大跌幅。
中國貨幣政策放松節奏將放緩
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4.5%,去年12月的同比增幅還只有4.1%。CPI反彈,主要由于食品價格在農歷新年假日期間上漲。1月PPI因基數效應較高而增速較低,在2月和3月翹尾因素消失后,PPI價格反彈將傳到至CPI,通脹壓力將使得央行在放松政策節奏方面比較謹慎。全球風險偏好回升,導致資本回流新興經濟體,中國外匯占款將企穩回升,央行可能不需要通過降準來對沖因外匯占款下降而帶來的基礎貨幣緊張問題。
希臘通過法案并不意味著危機終結
2月13日,希臘通過了緊縮財政的法案,但是希臘政治危機也可能導致該方案難以執行。目前48%的希臘人寧愿國家違約,也不愿接受痛苦的緊縮措施,僅有38%的希臘人支持實施緊縮措施。協議的達成是把雙刃劍,希臘經濟進一步萎縮反而助推債務占GDP的比重上升以及降低償債能力。
葡萄牙也步入希臘后塵,意大利和西班牙盡管國債收益率雖因歐洲央行釋放流動性而下降,但是他們也肩負著巨額的債務壓力,歐元區國家的債務危機遠未終結。
3年期LTRO成功舒緩了銀行流動性緊張的局勢,但該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信貸緊縮還是未知數,歐洲銀行業能否擺脫通縮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歐元區銀行借貸調查顯示,去年四季度,信貸條件呈收緊趨勢。
LME移庫明顯,國內供應增加
截至2月10日,LME銅庫存較前一周減少13350噸,至312750噸,降幅為4%;而上期所銅庫存繼續攀升,增加18311噸,增幅為10%,達到198202噸,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全球銅顯性庫存為592218噸,LME交割庫存的銅移庫勢頭還在延續,而不是消耗掉了。
中國1月銅進口量較去年12月的紀錄高位下降18.7%,至413964噸,同比增長13.6%。1月銅進口量同比保持增長,主要是去年12月的訂單在1月到港,并且大多是融資銅,這也加劇了國內銅供應過剩的壓力。1月銅進口虧損在2000—4000元/噸,預計2月進口量將大幅回落。
下游接貨意愿雖在買漲不買跌的情緒推動下有所增強,但在接近61000元/噸時,下游畏高情緒增加。我們觀察到,盡管元宵節后,下游企業逐漸復工,但是銅板帶、銅棒材、銅桿線、銅管等企業因訂單不足和人力缺乏,開工率還處于65%以下的水平。
今年1月中國車市遭遇了近十年來未曾遇到過的窘境,汽車生產量為129.94萬,環比下降23.20%,同比下降27.47%,而銷售量在138.98萬,環比下降17.75%,同比下降26.39%。家電行業由于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政策到期等原因,也處于去庫存化階段。房地產方面,盡管個別城市的調控有了松動跡象,但是全國房地產市場限購政策仍將持續。今年樓市調控將會實行差別化政策,“投機投資性需求”是重點的“抑制”對象。
總之,海外基金在2012年一季度對中國下游企業補庫的押注,以及歐美推行非傳統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都刺激了銅價背離需求面而出現強勢反彈,但是占全球銅消費量40%的中國市場繼續疲弱的話,銅價很大可能因押注預期落空而展開調整。此外,中國央行降準預期頻頻落空也進一步打擊了投機市場的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