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節長假以來,銅市寄望中國買家入市提振價格的希望逐漸破滅,加之希臘二次救援協議不斷遭冷遇,未有成效,市場的避險情緒升溫令價格大跌。倫銅自2月9日觸及的五個月高位8675美元大幅下挫逾6%至一個月低位8131美元,滬銅主力1205自觸及的62230元滑落至58780元。然而中國央行上周六意外調降存準率為市場注入資金而希臘二次救援終因大限臨近驚險過關。這些均緩解了市場的避險情緒,銅市未來走勢將如何演繹?
*中國意外首降存準率 穩增長仍占首位*
中國人民銀行2月18日宣布,將自24日(下周五)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今年首次下調。上次下調則在去年12月5日,是近三個月來首次調降,下調幅度亦為50個基點。本次下調后,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準率將調降至20.5%,預計將向金融系統注入資金約4,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央行周末宣布今年首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頗令市場愕然,因為就在一天前其剛剛以逆回購方式向部分"干旱"機構放水。顯然,此次意外降準凸顯央行促信貸、穩增長的政策意圖,并不意味著政策全面寬松。央行謹慎態度尚未改變。盡管政策面放松的步子暫時不會邁的太大,但此次降準可為市場注入4,000億元的新鮮血液,已令金融機構頗為振奮。
中國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僅為7,381億元,遠低于預期的"萬億大關",當月末M2同比增長12.4%,創下多年來新低。業內人士指出,預示著央行在貨幣政策上維持審慎基調,未來政策放松步伐可能仍會穩中求進。央行最新發布2011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2012年M2增長目標為14%,雖較去年實際增速13.6%略有增長,但與2011年央行設定的當年16%左右增速目標相比,回落2個百分點。業內指出,雖然經濟下行壓力漸趨明顯,不過貨幣政策放松的步伐卻未如預期般加快,反倒處于"停-看-聽"狀態,顯見監管層的謹慎。
而1月中國CPI同比漲幅意外反彈至4.5%,不過市場已基本達成通脹將持續回落的共識。并且國內經濟面臨增速下滑壓力,內外需弱勢格局料將延續,均有望促使央行未來繼續揮動降準"大斧"。除了通脹壓力有望持續回落,公開市場央票到期量有限及外匯占款新增量不及往年,都會成為未來存款準備金率再次下調的重要前提。上海中期分析師方俊峰表示,此時下調存準率是貨幣政策微調,并不代表著大幅寬松時代的到來。2011年12月5日開始下調存準率,時隔兩個多月再次將歷史高位的存準率下調,顯示貨幣政策“穩健”型的調整;與去年將物價作為一個重要任務的方式不同,今年既要維持物價穩定又要“保”增長,讓經濟增長緩慢調到一定增長速度。
*希臘燃眉之急可解 然經濟改革之路漫長*
隨著希臘債務大限日期的臨近,各方力量不得不加快談判和決定的步伐。希臘內閣18日批準了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要求的最后部分撙節舉措,新增的預算節支與公共部門薪資削減規模達3.25億歐元。采取撙節措施是歐盟/IMF對1,300億歐元援金所設條件。不過目前來看,希臘必須向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洲央行保證三件事情:施行財政整頓,使其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到2020年時降至120%;4月大選后希臘政界必須恪守削減預算的承諾;3月20日前完成與民間債權人的2,000億歐元債務互換,這也是希臘償還145億歐元債務的最后期限。
財政官員表示,希臘政府只有滿足這些條件,才能從歐盟和IMF獲得第二輪國際救援貸款,以避免無序違約。隨著大限日期的臨近,市場對其獲得援助的樂觀預期升溫,事實也正是如此。眾望所歸中,歐元區財長20日向批準第二輪希臘救援更進一步。條件嚴苛的1,300億歐元救援計劃協議,將可避免希臘立即違約,讓困擾歐元區數月的不確定因素暫時告一段落。此次救援將解希臘償付債務的燃眉之急,掃清了這個障礙,將為希臘進行更為艱巨的經濟改革鋪平道路,而這個任務比迄今采取過的所有措施都要艱難百倍。經濟改革的緊迫性顯而易見。最新數據顯示,希臘經濟正如自由落體般下滑。第四季GDP較上年同期萎縮7%.經濟學家預計2012年經濟會出現相似的萎縮。失業率為21%,25歲以下的青年人有一半沒有工作。
圍繞希臘未來幾年能否將巨額債務降至可控水平,外界仍有質疑。周一部長會面的同時,官員們正絞盡腦汁把數字對上。歐盟消息人士稱,他們必須通過各種途徑找出60億歐元讓融資能進行,民間部門投資者可能需要承擔更大損失。歐盟、歐洲央行(ECB)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專家為部長準備的一份報告稱,希臘要達到在2020年將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降至120%的目標,需要進一步援助。若希臘隨后不跟進結構性經濟改革和撙節,屆時其債務比例可能達到160%。三名歐元區高級官員向媒體表示,歐元區財長已經找到將希臘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降至123-124%的途徑,但還在努力希望令該比例進一步接近120%的目標。中證期貨分析師潘景華認為,歐元區財長會議對希臘救援協議更進一步,對金融市場將產生積極影響,美元避險功能弱化,股市和金屬市場將上漲。但長期看,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首先是2季度選舉,新政府是否承諾且實施救援協議中的要求,以及是否有第三輪救援等。因此該事件只是暫時平息。
*中國需求低迷遏制人氣 銅價走勢撲朔迷離?*
自春節長假結束以來,銅市一直寄望中國買家入場提振人氣。中國占全球銅需求的近40%,能夠輕易地左右市場。上周五上海期貨交易的數據顯示,銅庫存一周內大幅增加9.6%,至217,142噸,此為2002年年中來最高。
宏觀經濟不振亦壓制樂觀人氣,市場對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揮之不去。數據顯示,2011年第四季歐元區GDP較上季下跌0.3%,在主權債務危機壓力下,歐元區經濟有可能陷入溫和衰退。不過,美國數據顯示制造業產出大幅上升,2月美國房屋建筑(營建)商信心攀升至逾四年最高水平。這或將抵消歐債問題的影響,并有可能限制銅進一步下跌。不過金屬市場仍擔心最大銅消費國中國的需求前景。自1月末春節長假后,中國需求未見增加,部分是由于較難了解對西方經濟體的出口訂單情況。據海關公布數據顯示,中國1月銅進口總量較12月的紀錄高位508,942噸下降了18.7%,因受春節假期影響。
然而此前困擾銅市的兩大難題似乎都出現轉機。中國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預計將向金融系統注入資金約4,000億元人民幣。這有助于刺激國內金屬需求。但交易商表示,中國放寬政策的影響仍需過一段時間才能影響到金屬制品生產商,國內一主要交易商預計,這些舉措并不直接意味著信貸環境改善,因此對其業務只有輔助性影響。而歐元區財長就希臘二援達成協議更近一步,緩解了市場的憂慮情緒。多空因素交錯,銅價未來走勢如何?方俊峰對此稱,由于國內庫存劇烈攀升,在經濟放緩擔憂作用下,后期的消費預期受到打壓。而國際宏觀環境依然不太穩定,在銅價已經跌穿頸線位的技術指引下,近期的銅價將承壓,以弱勢運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