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市場的現實狀況越來越撲朔迷離了,雖然看漲情緒推動價格更上層樓,卻也為后市蒙上了一層煙幕。當然,需求方面有一些亮點,但我們確信1月份的價格反彈并非是實際消費層面真正復蘇的結果。
盡管一些基本金屬正在從趨緊的現貨市場(表現為注銷倉單的激升)中受益,但鋁并不在此列。盡管鋁的注銷倉單在過去一個月估計高達20%(去年四季度平均僅為5%),但事實上注銷、撤回以及新到貨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鋁的庫存維持在大約一年500萬噸的水平。鋁的倉單注銷量上升更多反映的是倉儲戰略選擇的結果,而非需求上升或是對供給短缺的擔憂。
因此,鋁顯出一些過熱的苗頭,我們相信熱浪很快會被驅散。當然目前市場仍暫時籠罩在樂觀情緒中,多國央行改善流動性的計劃也在支撐著這種情緒。這意味著由實際終端需求水平和總體基本面較弱的現狀引發的價格回調暫時還不會發生,除非樂觀因素開始消退。
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在去年12月份借鋁價位于每噸2000美元下方之機補充了鋁的庫存。原鋁凈進口升至46000噸,這是2009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去年11月至12月間內外價格出現套利窗口,此間LME鋁價持續回落,而SHFE(上海期貨交易所)鋁價卻在人民幣每噸16000元(合2500美元)觸底成功。前一段LME鋁價反彈,該窗口也隨之稍許關閉。LME鋁價自12月低點以來出現了兩位數的攀升,而SHFE鋁價卻僅僅比12月低點(人民幣每噸15775元)略微增長了2.6%。
中國強勁的鋁進口本身確實是個積極的信號,但只要我們略為深究一下便會發現,中國鋁市場明顯并不那么盡如人意。事實上,雖然基本金屬產量已于去年第四季度減少,但近幾個月來SHFE的鋁倉儲一直穩定增長。從2011年9月的低點77378噸以來,鋁倉儲已上升了16萬噸,其中有4.5萬噸是今年以來的新增數額。這說明在需求走弱的背景下,生產水平仍相對強勁,中國鋁市場存在過?,F象。
中國2011年12月份的生產數據顯示,鋁熔煉產量穩定,與10月及11月的產量基本持平。12月份的年化產量為1770萬噸,比9月份的歷史峰值低160萬噸。當然,魔鬼都在細節之中。包頭生產問題解決后,內蒙古的產量全面恢復。河南的產量也無懼高昂能源價格而增長,達到一年400萬噸的水平。山東和廣西則是僅有的兩個產量出現明顯下降的地區,其中廣西因為仍在遭受水電供應減少的影響,而山東的情況更多緣于投入成本高企,它們目前的產量都比2011年初縮減了約50%。
雖然原鋁產量穩定,但鋁半成品產量增長卻出現停滯,反映出終端需求趨于疲軟。2011年12月份的數據顯示鋁半成品產量同比增長僅為7.7%,而去年三季度的數值是28%。雖然我們預計中國的鋁需求能在2012年增長12%,但這一增長有可能要到下半年才能出現。節后至今,中國對許多工業金屬領域的購買需求都比較疲弱,有些人期待這一狀況隨著商業活動恢復正常而轉好,但由于中國目前的鋁儲備較為充裕,鋁價也在每噸2200美元上下浮動,我們認為鋁的需求近期不會顯著提升。
不過在中國以外,種種跡象表明鋁期貨合約升水幅度再次擴大,說明需求(至少是市場情緒)正在改善。近期鋁的減產主要集中在歐洲,而歐洲正推動鋁期貨出現更高的升水。盡管如此,買家仍顯得有些不情愿,且仍不確定他們今年的需求如何。